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41节(2 / 3)

加入书签

殿上抹了脖子。

而这一世,因为从未有过交集,陆瑶倒是忘记了。

“安怀嘉在京中并无甚名气,在旁人眼中不过是落魄的氏族公子而已,若殿下能破格提拔此人,或许能让那些世家相信朝廷是要重用世家。”毕竟连安平伯的儿子都提拔了,更何况那些尚有余威的世家?

“窈窈似对此人十分了解?”赵恒这话泛着酸意,都怪他遇到窈窈太晚,也不知这个安怀嘉何方神圣竟让窈窈如此称赞。

“了解倒是算不上,偶然听说过罢了。”

“自前朝开创科举后,便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如此突然提拔安怀嘉会不会乱了规矩?而且,他到底当不得当得起这个机会。”

陆瑶给赵恒剥了一颗葡萄送到他口边:“安怀嘉你没有听说过,但他的几位授业恩师,你应该有些印象,是不输山东上官家的隐士大儒。”

听到这里,赵恒实在忍不住好奇了:“几位?”一个人一般能得一位厉害的老师都了不得了,这个安怀嘉竟然得了几位?

陆瑶点了点头:“是,他的老师并非一人,正是少陵三居士。”

“少陵三居士……”赵恒喃喃,他倒是听师父说起过:“安平伯府竟能请得动他们出山?”

“其实那些文人墨客也不像我们想的那般那清高。他们也得生活,而且还得活的恣意,这就离不了银子,也不能说他们沽名钓誉,但当年他三人辞官的确有些年轻气盛,所以才会说出永不踏进京城,永不入仕这样的话,不过真才实学是有的,可是人的记忆有限,时间久了,谁还记得他们,显然他们也是如此想,只能说他们收安怀嘉这个学生也是天时地利人和,若是这样看,安平伯府散尽家财倒也不算什么。”

赵恒恍然,原来如此,若是安怀嘉能在朝堂有所作为,便也算是替他们三人扬名了。

“虽说是给世家面子,自然也不能让朝廷失了威严。”陆瑶知道赵恒的顾虑,这种事情需要有个人带头。

其实世家也在观望,毕竟,这是关乎家族兴旺的大事。

可带头,也得需要一个由头,这些世家也有自己的矜持,舔脸的事他们也干不出,得让彼此的颜面做齐了。

“窈窈有办法?”

“殿下可以国子监的名义举行一场诗歌会,以国子监的名义下帖,到时那些世家必然会参加。”便是他们不入仕,可家族总有孩子要到国子监读书。

把国子监得罪了,家里孩子还想不想上学了?

年轻人总是热血的,在那种情景下,一群热血青年,慷慨激昂,一腔报国之志,有梦想自然是拦不住的。

像安怀嘉这样有抱负的好孩子不就被发现了吗?

安平伯府举家族之力培养了这么一个好孩子,可不是为了藏着掖着的。

赵恒从椅子上起来,激动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窈窈真乃我的军师,我这就再和他们商量。”

赵恒一边走一边叹气,东宫养了那么多幕僚,有什么用,商量了好几日,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

只是让国子监办个诗歌会,以诗会友而已,那些世家再不参加,就是不给自己留退路了。

待赵恒走了夏竹才开口:“娘娘,那个安怀嘉真有那样好,那他的学问和魏小姐的大哥比如何?”

陆瑶笑:“天下状元郎倒是有不少,能当得起一声文曲星君的有几人?”

夏竹想了想:“那便是比不上了?”

“朝堂上的事也不事事都靠学问。”朝堂中百废待兴,不仅需要那些通过科举才学的士子,还要有远见的政治家。

这时候就不得不承认那些世家子第的好,他们或许做诗词文章不大行,可对有些事的敏感度是天生的。

第886章 丧心病狂

赵恒这个人有时候的确散漫了些,但他一旦认真做点什么事,那可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早出晚归,入夜还在书房里奋笔疾书,有时甚至挑灯战到通宵达旦。

陆瑶也不劝他,登基大典就在几日后,赵恒嘴上不说,可心里也是有压力的,以后这千斤重担就压在他身上了。

比起那些在宫里从小学习帝王之术的皇子,赵恒是半路出家,要学的很多。

不过,陆瑶却十分看好他,他和那些皇子不同的是,那些人要的是皇位,而他想的是天下百姓,他就是一块璞玉,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陆瑶如今的胎像日渐渐稳固,再过几日便满三个月了,可以对外宣布。

赵恒打算登基大典那日宣布陆瑶有孕,皇家有嗣,普天同庆,再好不过。

也省的朝中那些大臣唧唧歪歪的让他选妃。

毕竟皇后已经有孕,大臣们若在这时提选妃,那就是丧心病狂。

且不说得不得罪皇后,反正是把他得罪的死死的。

赵恒已经想好了,谁要敢提选妃之事,他就先赏赐谁几个宫里年轻貌美的舞姬,让他们的后宅先乱起来,看他们还有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