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41节(1 / 3)

加入书签

“我是听说,新皇登基后就要忙肃王殿下的婚事了……”曾江欲言又止。

当初皇上同时给尚是楚王的太子,景王,肃王一同赐婚。

后来景王出事,婚事自然作罢,而肃王正妃则是为回乡为母亲守孝,孝期过后,前不久回了京城。

新皇继位,为彰显仁德,必然会下令大肆操办肃王婚事。

淮王表情悻悻:“你说这个做什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的意思是,淮王殿下要准备好份子钱。”

“滚犊子,不就是得瑟自己订了亲,我告诉你,信不信我把你婚事搅黄了。”赵毓气吼吼道:“我明日就进宫告诉父皇,我看上你了。”

曾江倒不着急,看了看赵毓的下半身。

赵毓急赤白脸道:“你那什么眼神,下流。”

“没什么,就是猜猜,明日你是被打断左腿还是打断右腿。”

“你要不要这么无情?我都这样了,你还嫌我不够惨?”

“是挺惨的。”

“曾江,你要不要这么狠,打击兄弟。”

“比不上你,单身狗。”

“什么?”

“单身狗。”曾江说的这个词简直是给赵毓量身定做的。

赵毓虽然没听明白,但一定不是什么好词。

曾江说完,不紧不慢的起身:“臣佳人有约,就不陪淮王殿下了。”

赵毓看着曾江离开,差点摔了手中的杯子。

曾江经过柜台时,特意交代了掌柜:“告诉七号包间的客人,店小利薄,概不赊欠。”

掌柜一愣,点头道:“是!”

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穷打工的,只听老板吩咐。

赵毓冷静了许久,决定狠狠报复下嚣张的曾江,不是笑话他单身狗吗,等着。

赵毓点了四种口味的甜点,奶茶,还有两瓶红酒,决定带进宫先给母妃报备下,不然暴风雨来的时候应接不暇。

“记曾大人账上。”

掌柜的嘿嘿笑了两声:“殿下,小店本小利薄,概不赊欠的,殿下若是不方便,小店可以上门服务。”

赵毓脸色从志得意满到面容僵持,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一定是曾江交代过了呗,不然他以前都记的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不行了?

很好,算他狠,过河拆桥他总算知道了。

他能这么快的搞出这批琉璃,若不是在他的瓷窑,技工夜以继日的忙活,能这么快烧出来吗?

等着,给他等着。

太狗了。

第885章 报国之志

东宫

新皇登基倒是没有想象的那般慌乱,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会儿夕阳西下,晚风轻轻吹拂着,陆瑶坐在凉亭里纳凉,赵恒从书房出来,看到陆瑶在这儿,便大步迈了过来。

“今日散的挺早?”陆瑶问道。

“左不过还是那点事,商量了几日还未定下。”赵恒揉了揉太阳穴,有些伤神。

赵家这几代把世家得罪的有些狠了,纵然他有心委以重任,可他们对朝廷却没那么信任。

生怕朝廷要将他们最后的家族希望掐灭了。

陆瑶听完,手中摇着的折扇慢慢停了下来:“殿下可知道兴平伯?”

赵恒蹙着眉头想了会儿,没什么印象,毕竟他不在京中长大,对京中这些繁琐的人物关系了解的并不是很具体。

“兴平伯和忠勤伯是连襟,他们两家的爵位都是恩荫三代,到了这一代爵位就到头了。”陆瑶道。

“若我没记岔,忠勤伯去年已经向朝廷上折子请赐爵,皇上已经答应了,他的小儿子就在高鹏手下当差。”赵恒对忠勤伯还是有些印象的。

族中子弟也都算本本分分,在朝中当差并无出过差错。

“不错,忠勤伯向朝廷捐了笔银子,可兴平伯并无动静。”他们两家走的很近,万没有这家捐了,那家不知道的道理。

赵恒想了想:“许是兴平伯败落了,子弟不争气,败光了家业,没钱捐这个爵位。”

陆瑶摇头:“要说败落,那也算,可又不完全算。这话要看怎么说,这个爵位虽只是个伯爵,但却是个实爵,朝廷每年给的实惠不少,谁会丢了这个摇钱树,除非有更重要的事。”

兴平伯府的确败落了,可却不是子弟不兴,而是兴平伯府几代人积累的财富都倾注在族中子弟的教育上了。

尤其是,兴平伯府的大公子,安怀嘉。

“倒是未听过此人……”赵恒道。

陆瑶也是突然想起,上一世赵恒继位,新君登位,为示恩德,科考提前了一年,安怀嘉便是那一年的状元。

他记得三哥对这个安怀嘉颇为欣赏,只是三哥死时他还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

后来,赵恒倒是十分重用他。

所以赵穆逼宫那日,赵恒中毒而亡,这位安大公子便以忠臣不侍二主,在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