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440节(2 / 3)

加入书签

简直震惊了,也顾不得肃王这话得不得体了。

要是皇陵出了问题,他也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

“皇上,臣冤枉,臣绝不敢用瑕疵材料修缮皇陵,皇上不能听信齐思宇一人之言!”前两个地方出事或许罪不至死,可皇陵修缮材料作假,就是抄家灭族都够了。

“皇上,臣不敢妄言,臣有证人为证!”齐思宇不紧不慢道。

曹东升身子一下瘫软,没想到这个齐思宇竟然是个闷声干大事的。

自从睿王失宠后,对这个睿王举荐的右侍郎他是一向不放在眼里的,派给他的差事都是出力不讨好的。

当时他确实把送去皇陵的材料原封退了回来要求重换一批,他自然没有答应,把他呵斥了一通便让他退下了。

后来,便再没搭理过他,反正皇陵的差事已经指派给了他,修不好,就是他的错。

修缮比重建更麻烦,出力不讨好,齐思宇一直在皇陵那边待了大半年,过了中秋后才回的京。

吴侍郎先是惊呆,接着激动的差点鼓掌了,一个劲的重复齐大人说的没错。

往日倒是看走眼了,以为这个是好欺负的,没想到是个厉害的主,不声不响的连证据都有了。

皇上大怒,立刻道:“来人,陪齐大人把人证,物证一并带来!”

“是!”齐思宇冷静朝皇上行礼后,退了出去。

赵恒站在上首的位置,低头深思,表情让人难以捉摸。

别人不知,可他知道,这齐思宇是陆玉庭的人,之所以接了这个修缮皇陵的差事是受了陆玉庭的令,保护皇嫂和煦儿,待赵穆流放之后才回京。

至于那个鸿运木材行其实是窈窈的产业。

这兄妹俩什么时候瞒着他布的一出好局,陆玉庭也真是,捣鼓出这些事,他不能在家好好养伤吗?

怪不得前几日给他写信说要送他一个大惊喜,确实够大,倒省的他动手了。

齐思宇不声不响的在皇上面前露了这么大脸,这是要拿下工部尚书的位置了吧?

唐钰那个老东西,现在真是越来越信口开河了,唉,人真的不能有把柄在别人手中。

做人好难。

很快,齐思宇便回来了,那些证据呈上,曹东升罪无可恕,当场被御林军拖了出去,斩立决。

户部集体被罚,戴罪立功,工部尚书掉了脑袋,尚书以下的官员也是要追责的……

剩下各部的官员有的甚至有了辞官的念头了,这日子简直没法过。

太恐怖了。

果然不出赵恒所料,齐思宇修缮皇陵有功,暂代工部尚书一职。

但谁都知道,这暂代只是暂时,工部尚书迟早是齐思宇的。

这可是六部最年轻的尚书了,前途不可限量啊。

赵恒本来想不声不响的溜了的,可被皇上留下了。

户部的事才出,工部就出事,这样的巧合,皇上不得不怀疑,满朝有这个搞事能力的也只有太子。

若不是这个齐思宇是睿王举荐,和太子并无来往,他都要怀疑齐思宇是太子的人。

“工部的事你怎么看?”皇上心不是一般急了,寒暄都没有,直接切入正题。

常贵有些紧张,他怕又要打起来,像前几日父慈子孝多好,何必伤和气。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

赵恒表情坦荡,这事他确实刚刚知道,至于想法……

“回禀父皇,儿臣没有想法!”

皇上观察了赵恒一会儿,将信将疑:“你是太子,将来是要接替朕的位置处理朝事,怎么能没有想法!”

“儿臣目前……确实没有想法!”赵恒就这一句话。

言则,以后是以后的事,现在不必想太多的模样。

“朕让你说就说!”

“那儿臣就说了,”赵恒清了下嗓子,皇上以为他要长篇大论,谁知道赵恒点了点头道:“儿臣觉得曹东升确实该死!”

皇上:……

这个死孩子!

“朕让你说怎么看工部这些事,不是让你说曹东升!”

“儿臣说的就是工部的事,这些不都是曹东升一个人搞出来的吗,父皇英明!”赵恒一副真心诚意夸赞的模样。

皇上要被赵恒气死了,这死孩子就是故意的,他说东,他偏说西,简直对牛弹琴。

皇上叹了口气:“户部,工部闹亏空,其他各部不是哭穷就是要银子,让朕去哪给他们变出银子。”

好像突然之间,所有问题都跟着来了,皇上有些不能接受现实。

皇上也是真着急,他没想到朝中竟养了这么一批蛀虫,这是要把大齐掏空啊。

“父皇若非要让儿臣说些什么,那儿臣便只有一句话,有病早医,有疾早祛,切不可讳疾忌医!”赵恒扬出稍纵即逝的短暂阴冷,垂下眼睑道。

皇上表情由惊转怒再到平静,看着低着头的赵恒。

“工部的事你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