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440节(1 / 3)

加入书签

不过,这当口还真出了件事,前两日下雨,宫里的藏书阁漏水,好些文献书籍被淋湿了,等发现时已经晚了。

有些文献已经历经上百年,修补起来十分麻烦。

最麻烦的是,今年春日里就发现了藏书阁几处漏水,已经上报,皇上着工部修缮,这是今年刚刚修过的。

祸不单行的是,行宫也出了事,今年夏天,皇上本是要去行宫避暑的,可行宫起了雷火,烧了大半个宫殿,钦天监说不吉,最后没有去成。

不过,出事的宫殿皇上也让工部去修缮,可这场秋雨,行宫宫殿的屋顶塌了一处,还砸伤了当值的小太监。

最关键,钦天监监正唐大人观天相,说行宫宫殿塌方的一处乃是正殿,那个方位代表真龙之气,恐对皇上龙体不利,幸好那位小太监替皇上挡了灾,这灾算是过去了。

皇上一想到有灾,虽然过去了,可也挡不住怒气,把工部尚书召进宫,好一顿骂。

朝堂上议论开了,工部虽不管钱粮,可接的都是大工程,去年的治黄,各地的河务,兴建修缮宫殿,桥梁……经手银钱无数。

户部的官员松了口气,终于有人出来挡挡煞气了,这场秋雨早些来就好了。

赵恒吊儿郎当的站在那,听着大家讨论,朝堂就是这样,不出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出事就成别人错了,互相推诿,互相攀咬,谁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责任。

各部官员各怀心思,总之,不管他们的事。

工部尚书曹大人也是个人物,一颗玲珑心,曹大人是景王赵穆的人,可之前却并未受过崔家迫害,赵穆出事后,他这个工部尚书依旧坐的稳稳的,还颇受皇上器重,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如今竟在阴沟里翻了船。

第575章 不敢妄言

赵恒休息了半个月,心情格外好,若是搁以前,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种事,必然是不能忍的,直接冲上去把人痛打一顿都有可能。

毕竟,李主簿坟头的土还没干呢,可今日居然问都没问,淡定的不像他往日作风。

工部曹尚书是个油滑的,不然也不可能把工部尚书的位置坐的稳稳的。

他一口咬定将差事分配给手下官员,以为他们会尽心尽力,没想到会如此,只认了个失职之罪。

惹下这么大乱子,一个失职,自然是说不过去。

可这就是当上司的好,可以把责任往下推,工部左侍郎不肯干了,什么叫分配下去,那银子可大多都进他兜里了。

吴侍郎道:“臣当时看出修缮行宫的木料不合规格,可曹大人说不会有问题,之前修缮宫中都用的是同一批材料……”

不止那些木料,还有其他的修补材料都是万仞山提供的,万仞山如今死了,他才不要当这个冤大头。

接下来的场面热闹了,纷纷都说是奉了上命,上命是谁?不言而喻。

比起这些人的嘴脸丑陋,工部右侍郎齐思宇倒是安静的很。

吴侍郎着急了,拉扯齐思宇:“齐大人,你倒是说句话。”

他一个侍郎的话不可信,再加一个皇上总会信的。

皇上看向齐思宇,齐思宇是睿王举荐入的工部。

没多久睿王便出了事,不过,念在其在湖山有功,并没有受睿王和崔家牵连。

“齐侍郎,事情可如吴侍郎所言?”皇上问话道。

“皇上,臣进工部后一直负责皇陵的修缮。”齐思宇淡定回话道。

皇上对此事确实有印象,年后山上积雪融化后皇陵有几处滑坡需要修缮,他确实接了修缮皇陵的差事。

吴侍郎着急了,他一个侍郎是干不过尚书的,这才拖了齐思宇,没想到这个齐思宇竟是个脓包,都到这个时候了连话都不敢接。

这可是掉脑袋的,难不成还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不成?

“不过,”齐思宇忽然话锋一转:“臣修缮皇陵之时确实发现了材料都是残次品,便将那些材料退了回去,臣迟迟等不到曹大人的批文,怕耽误了皇陵修缮,便自作主张从鸿运木材行赊购了一批材料,赊购材料的单据和退回材料的单子都在工部,若皇上要看,臣即刻去取……”

齐思宇不过之后的内容可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修缮皇陵的材料竟然是残次品?这是疯了吗,不怕夜里睡不着吗?

齐思宇话音一落,刚养完伤回朝堂肃王忍不住了:“曹东升你这个狗东西,拿着我赵家的俸禄,连修缮皇陵的材料你都敢作假,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肃王一向犯二,这种话他能说,可别人不能说,谁让别人没他二呢。

不过,工部侍郎的胆子可真不小,竟然敢在外面赊购材料,且不说别的责任,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若是工部不肯批,凭他的一面之词,皇上也未必肯信,那这些银子都要自己补出来,倾家荡产也还不起。

若不是工部这次出事,只怕这事只能他自己背锅。

“曹东升,可有此事!”皇上听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