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49(2 / 2)

加入书签

用肌肉记忆完成了修正动作。

“200米,保持稳定。”着舰指挥官的声音变得异常专注。

02号机微微抬起机头,保持适当的攻角。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太低会撞上舰艉,太高则可能错过阻拦索。

“100米!”

视野中只剩下甲板中部的着舰区。

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右手如磐石般稳定地控制着操纵杆。

随着一声闷响,战机的主轮再次接触甲板。

王炜再次推动油门,但这一次,却并没有拉起机头复飞,而是死死抓住操纵杆,等待那决定性的拉扯。

接下来的半秒如同半个世纪那样漫长,直到一股巨大的向后力将他狠狠压在座椅上。

尾钩成功挂上了第二道阻拦索!

战机在甲板上急速减速,王炜感到血液都涌向了面部,视野边缘有些微微变红。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的很快,不到两秒钟后,战机就完全停了下来。

“捕获成功!02号完美着舰!”

着舰指挥官的声音里充满喜悦。

王炜大口喘息着,解开氧气面罩,看着周围的地勤人员和车辆围拢过来。

直到此时,他才终于有了些许真实感——

自己做到了!

华夏海军历史上第二次成功的航母着舰!

透过座舱盖,他看到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向他竖起大拇指。

当地勤引导员示意他滑行离开着舰区时,王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两年多以来的汗水、无数次模拟训练、无数个不眠之夜……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王炜知道,今天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胜利,更是华夏海军走向深蓝的重要一步。

辽省号真正成为了一艘能够起降战机的航空母舰。

而他们——华夏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就是书写这段历史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

前方,还有更广阔的海洋需要去征服。

幕间准备

六架歼15战机整齐地停放在辽省号航母甲板上,像六只正在休憩的钢铁雄鹰。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拂过舰面,吹散了发动机残留的灼热。

但甲板上,反而愈发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各部门注意,检查飞机状态,尤其是尾钩和起落架!”

来自主飞行控制室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甲板上近百名地勤人员的耳中。

十几名身着褐色背心褐色头盔的飞机维护长迅速就位,来到各自负责的飞机下方,仔细检查尾钩和起落架液压机构的每一个零件。

尽管刚才的着舰过程堪称完美,但按照规程,还是必须进行彻底检查。

与此同时,红色外套的军械人员聚集在弹药升降机旁,模拟准备指定的弹药和副油箱、加油吊舱、导航/前视红外吊舱等载荷——

本次任务当然不包括任何武器挂载,实际上,辽省号此行出航根本没有携带正儿八经的航空弹药。

不过,既然是全流程模拟,那弹药部门也必定不能闲着。

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在早上起飞之前,六架飞机都已经被加注了足够返程的燃料,但还是有几辆底盘低矮的甲板车辆紧随其后驶向停机位,身穿紫色背心的油料员从车上跳下,扯着加油管开始向飞机提供燃料和其它油气补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