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终末的共生(完)(1 / 2)

加入书签

多年风霜沉淀在尾形百之助的肩章与眉骨。已近五十岁的他立于回廊尽头,军装扣至喉结,肩线如刀裁,连落日都无法软化他侧脸冷硬的轮廓。权势已养出更深的静默,那鹰隼般的目光掠过庭院新栽的库坦耐寒松时,短暂停留了一瞬——这是阿希莉帕去年在他生辰时,亲手从北地带回的树种。

廊下木阶微响。阿希莉帕走来,未穿繁复和服,只一件茜色洒金吴服,腰带松松系着,勾勒出熟透果实般丰润的曲线。黑发慵懒挽起,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颈间,夕阳的釉光流淌过她白瓷般的肌肤,将小巧耳垂染成半透明的琥珀。她刚练完箭,蓬勃的热气尚未散去,呼吸间起伏的胸脯如同蜜桃尖端饱胀的嫣红,茜色衣料下隐约透出圆润饱满的轮廓,随着步伐微微颤动。这具躯体历经风霜,却愈发酿出致命的醇香,像一枚熟透的浆果,饱满欲滴,散发着汗水蒸腾后混合着草木清冽的独特气息,对尾形而言,是刻入骨髓的吸引。

尾形转过身。岁月在他眼尾刻下几道凌厉的细纹,更添威压,只是眸底深处,那常年冻结的寒潭似乎有了极细微的松动。他看着走来的她,如同端详一件被时光打磨得愈发契合掌纹的古玉。

阿希莉帕没有说话,径自走到他身边,在褪色的木质长椅上坐下。目光投向庭园深处那棵库坦松,树冠上正跳动着一群归巢的灰山雀。

“白石昨天来信,”她声音带着射箭后的微喘,坦荡而清晰,“北海道道厅新批了叁个双语文化传习所,位置就在原来小野想强拆的老猎场旁边。”她甚至笑了一下,嘴角带着一丝库坦式的、小小的狡黠,“用他的原话说——‘棺材板给他钉死了’。”

尾形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山雀扑棱棱飞走的声音填满了沉默。夕阳的光辉沉甸甸地压在回廊上,将两人的影子紧紧贴合着,拖得老长。

良久,就在暮色即将完全吞没那棵库坦松的轮廓时,尾形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像石子投入深潭,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生涩的试探:

“阿希莉帕。”

阿希莉帕转过头,对上他深不见底的黑眸。那里没有平日的审视或命令,只有一片难以解读的深沉,深处翻涌着她熟悉的、却极少被这样直白呼出的某种东西——恐惧的暗流。

“你对现在……”他顿了一下,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满意吗?”

声音不大,却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插进了他们十数年间心照不宣、未曾捅破的那把锁里。庭院陷入一片绝对的死寂。

阿希莉帕静静地看着他。

看着他冷硬轮廓在暮色中绷紧的线条。

看着他眼底那竭力压抑、却依旧泄露出的、如同困兽般的阴郁底色——那是“失去”她可能的恐惧,是构筑了他这座权力冰山最深基石的裂痕。

她甚至能感受到他覆在自己膝上手背上的那只大手,指尖正不受控制地微微蜷缩、僵硬。

她没有立刻回答。

她只是缓缓地、极其坚定地抬起自己那只未被覆盖的手。那只手,带着常年拉弓留下的薄茧,指尖却依旧圆润白皙,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不是回应他的紧握,而是主动地、温柔地覆在了他那只僵硬、冰冷、带着厚重枪茧的手背上。她的掌心温热柔软,带着运动后未散的暖意,如同温热的泉水,完全包裹住他指节分明、却因常年握枪而骨节粗粝的手背。她的拇指,带着一种安抚的、近乎无意识的力度,轻轻摩挲过他食指指根那块最坚硬的枪茧,动作细微而有力。

“库坦的孩子,”她开口,声音平稳如水,目光却投向了远方暮霭沉沉的地平线,“……在用阿依努语唱他们自己写的新歌了。乌鲁克爷爷坐在道厅的桌边,不再需要担心被驱逐。明……”提到儿子时,她的声音愈发柔和,带着钢铁般的韧劲,“……他很好。在走他自己的路,一条……阳光能照进去的路。”

她没有直接回答“满意”与否,只是用这叁件坚实如山的“现在”,构筑了答案的核心。

尾形覆在她膝上的手猛地一震!他眼底的风暴骤然狂涌,下颌线条绷得如同拉到极致的弓弦!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这过于平静的回答撕裂!

然而,阿希莉帕的声音并未停止。她的指尖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动作细微而有力。她转过头,重新看向他紧绷的侧脸,夕阳最后的余烬在她碧蓝的眼眸中点燃两点温暖而坚韧的火光:

“至于我和我的现在?”她唇角微微上扬,勾起的弧度里没有虚假的甜蜜,只有历经沧桑后的平静接受和一丝无法磨灭的野性,

“百之助,一个能随时拉开我的弓,不必躲藏地为我的族人奔走,看着我的儿子不必在恐惧里长大……”她的声音低下去,近乎耳语,却字字清晰地撞进尾形的心口,

“……这样的日子,算是不坏。”

尾形紧绷的身体在听到最后一句时,如同被骤然抽掉了所有力气。覆盖在她膝上的手不再僵硬,但依旧没有收回,反而下意识地翻转过来,粗糙的掌心向上,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确认存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