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一百零七)寻觅(2 / 2)

加入书签

踪迹,若有知其下落将其平安遣送昆仑者,可有千金为酬。

殷晴盯着那“千金”二字,惊得合不拢嘴,喃喃道:“我竟然如此值钱,师尊当真舍得啊,从前怎么没看出来他这么大方……”

话一说完,殷晴又心绪不宁起来,暗自猜测,兄长未能亲自出马,一定是在洛家有要事脱不开身,才会传书师尊…令其派人下山抓她回去。

那眼前之人,又是何意?

“你只是为此找我?”

“自然不。”如璧摇头:“花灯乃是抛砖引玉之物,只为广结善缘,姑娘虽破解灯谜,但无结友之意,我本不欲强求,不想意外得知姑娘乃昆仑弟子,想来还是要令你知晓宗门寻你之事。”

如璧起身,隔着屏风行礼送之:“姑娘既已知晓,在下便心安,至于去留何处,还请姑娘自行决断,若需我相助,前去临水畔寻小二,报如璧二字即可。”

原来他当真只是好意…殷晴松下一口气,点头道谢:“谢谢你,请容我好生想想…那我便先行离去了。”

如璧道:“我与姑娘虽不曾相识,但观姑娘言语,加之出生名门正道,应是纯稚良善之人,请恕在下直言,昨夜与你同行之人,身负凶戾煞气,恐非良配,望姑娘叁思而后行。”

语毕,如璧掬礼:“如玉,请送殷姑娘回吧。”

回到小舟后,殷晴揣着重重心事,目送那间画舫慢慢驶离。

直至午后,燕归才姗姗来迟,给她捎来了一只荷叶鸡,自己却沉默寡言坐在一旁盯着她吃。

殷晴看着昨日令她食指大动的美食,今儿个入了口,却是食不知味,只拿目光偷偷瞧着燕归,恰巧燕归也低垂着眼看她。

视线相撞,殷晴一僵,停下咀嚼的动作。

“燕归,你看我做什么,你怎么不吃…?”

日头正好,打在他脸上,斜斜洒下一片斑驳光晕,或是阳光刺眼,她瞧不清他的目光。

燕归一眨眼,笛子在手心转动,直直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从江南回去后,能和我回苗疆吗?”

回这个字,饱含的寓意太重,往往只会是游子形容“回家”之际用上,殷晴又不是苗疆人,何谓回?况且自燕归自作主张将她掳走后,一路虽是欢喜大于忧。

可关乎她去留何方之事,便如一根紧绷之弦,一直是横在两人间的一道坎,两人似有心照不宣的默契,都只顾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无人再提。

听他蓦地一说,倒让殷晴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想着宗门寻她一事,更觉得两难,只哈哈笑一声,一如既往想掠过不谈:“你说这个作何?”

燕归不给她犹豫的机会,不过是眼眸半眯,目光陡然凛冽几分:“不答,是不想答,还是不想随我走?”

殷晴扬水净手,认真思索道:“不想答。”

燕归淡笑一声:“如此实诚,不怕我迁怒于你?”

殷晴表面上瞧着傻愣愣,但真遇事反倒是心如明镜,看得通透。

她故作轻松,抿着嘴露一弯笑:“我知道,我答了你亦会生气,索性不答倒好些。”

燕归不欲与她卖关子,抬手替她理着鬓前被风吹乱的发丝,轻描淡写道:“有人来寻你。”

随着他的靠近,殷晴嗅到一股淡淡的血腥气。

她心惊,莫不是他…

“你受伤了?”殷晴一把抓住燕归悬空的手,果然,衣袖尚沾水,袖口处还有几点未洗净的血迹。

她的心直往下坠。

少年回握住她的手,十指相交,力道极重,将殷晴往前一拽,殷晴吃痛,倒抽了一口凉气。

燕归冷视着怀中之人,不答反问:“不好奇是谁吗?”

靠在少年怀里,那血腥气越加浓烈,直往鼻腔钻,殷晴手指一颤,声音不稳,装作不知:“何人?”

燕归道:“昆仑派。”

“你的好哥哥派来的。”燕归歪头看她,笑得有点儿冷,眼底浮起阴沉沉的狠鸷:“猗猗,你说,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好呢?”

注:

大致综合了一下古代与现代的通货,千金在本文设定中相当于现实世界的几百万,但是黄金的价值是随着国力起伏,不同的年代,一两黄金所代表的价值也不一样,比如清末大约相当于如今的两千,而宋朝则是上万,唐朝则价值更高。

因此,古代的几百万,属于多但是底蕴丰厚的大宗门拿得出来,但殷晴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值这么多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