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石寨的意外客人(2 / 3)

加入书签

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只有厕所确实是需要另外开辟,实在不好兼容。

到了这个时候,太阳在远方的群山之中升了起来,光线透过窗户,照射入房间之中。

穿越之后,练彩师生动体验了什么叫做“天蒙蒙亮”,就是这个样子啊,清晨的阳光经过纸窗的过滤,变得格外朦胧,透进屋子之中,好像一团浮动的梦,让人胸中生起一种诗意,这人世中飘浮的梦幻啊,总有些迷迷蒙蒙,看不清楚。

练彩师不是不想使用玻璃窗,奈何是没有,在南京的时候,少有见到玻璃,杨宣娇的府上倒是有玻璃碗、玻璃镜子,可是那都不是自己能够盼望的;来到上海之后,她在各处洋行都问过了,没有平板玻璃,玻璃制品自然也是有的,然而太贵,一直到现在,玻璃制品都还是奢侈品,没有普及的玻璃窗,因此练彩师只好暂时放下这个念头,依然是使用纸窗,春夏秋三季,她是可以打开窗子放进阳光,石屋在南面墙上开了宽敞的窗洞,然而如今是冬天,颇有些冷,练彩师便只能将窗子关得严严的,到中午的时候再打开窗户透气透光。

不过好在有篝火。

练彩师的目光又扫过对面台板上摆放的碗碟调味罐,还是有些散乱,虽然为了居室区域划分,都摆在了那一边,可是看着总觉得混杂,要定制一个小木柜,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就会显得整齐许多,另外也可以搬一个小书柜进来,房间就又多了一个“书房”的功能。

在心里规划了一番,房屋的装修布置啊,到现在还没有结束,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不过此时不能继续想下去,要赶快洗衣服,难得一个周日,要处理许多累积的事务。

练彩师洗过了衣服,便提了一只木桶走出屋子,向石寨外面走去,要去挖河蚌,经过两周时间,储存的河蚌都已经吃完了,到这时就需要补充。

到如今,河蚌已经成为了练彩师的主要肉食,或许是因为空间中长久没有人居住,河蚌大量繁殖,河边有许多河蚌,练彩师每次过去,总要采收三四十只,作为半个月的动物蛋白储备,在住处的一个空屋之中,放了一个大坛子,原来可能是酒坛,练彩师将它用作了养河蚌的容器,在坛子底铺了河沙,水面上漂了一些水藻,每次采来鲜活的河蚌,会放七八只进去,暂时先养着,足够两三天的新鲜食材,其余的河蚌,吐净了泥沙之后,练彩师会用烟把它们熏干,做成河蚌干。

到了要烟熏河蚌的时候,练彩师才想明白另一个金属架的作用,高高的,很宽大,上面一层铁条,如同竹签一般粗细,排成一行一行,当初对着这个物品,练彩师想了好一阵,不晓得是用来做什么,拿来当烧饭的炉架,太高了,而且也太大,况且那几行铁条是什么作用呢?然而当她想要干制河蚌,练彩师几乎是无师自通,拿来当烤架啊!

这个高度正好烟熏,将河蚌肉取出来,抹一点盐,然后便放在架子上熏,当天要熏一整天,之后工作日用火的时候,有事没事放在上面熏一熏,就会彻底干透,要吃的时候拣两个直接丢进瓦罐里,不需要再加盐,直接这样煨就可以了。

这一个上午,练彩师踩着落雪的卵石,在河边挖了满满一桶河蚌,真是要小心翼翼啊,蒙了一层雪的鹅卵石,便分外滑溜,一不留神便容易跌倒,其实方才从寨子里出来的时候,也是一样,雪后的石台阶太光滑,就好像地板打了蜡,每次雨后或者雪后都是这样,冬季里虽然不像夏季,雨水惊人——夏天的时候那可真的是,忽然间就会降下来一场大雨,豆大的雨珠砸得瓦片啪啪的,一场大雨过后,河水马上涨起来——但是冬天偶尔会下雪,雪后上下台阶也要留意。

挖够了河蚌,练彩师便提着桶往回走去,这个时候又下起雪来了,路面上原本已经开始融化的薄雪,又累积起来,练彩师左顾右盼,蛮好看,这飘雪的山景,好像图片上的景致,相当的唯美,一时间练彩师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青青的山,白白的雪,好像只有片子里才会有这样的画面。

练彩师就这么欣赏着,一路回到石寨,沿着台阶向上而去,走着走着,她忽然感到事情有点不太对,为什么台阶上的雪层之中,除了自己方才出来时留下的脚印,还有新鲜的凹痕?仿佛是刚刚印下去的,一连串非常杂沓。

练彩师的脑子登时“嗡”的一声,莫非是有人来了?空间里除了自己,难道还有别的人?随身空间的意义瞬间便改变了啊,特别幻灭。

可是她再仔细一看,马上就知道这样的想法太荒谬,脚印小小的,而且相对两个瓣,好像是什么动物的蹄子,练彩师于是便提着木桶循着脚印,一路往寨子里追踪而去,这一追寻就一直来到菜圃那里,就看到几只小野猪,正在那里埋头拱菜地。

真的是小野猪,小巧玲珑,只有七八十厘米长,不到半米高,头黑黑的,身体白白的,倒是蛮干净,看起来好像宠物一样,练彩师再一看它们那蹄子,前面果然是分成两瓣,就是这些家伙,顺着敞开的大门跑进来,正在吃自己的青菜!

雪后霜后的菜都特别甘甜啊w ̄_ ̄w

已经十一月,菜圃里也仍然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