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27节(2 / 3)

加入书签

池里,连琼枝都近不得圣人的身,你去与不去有何区别?如今形势,唯有府监知道实情,我倘若能与他连成一线,便可多两分把握。”

武三思低头提笔蘸墨,随便写了两句御制诗,乃是圣人酒后所作,‘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便撂下笔,语气淡淡地,分明还是有点遗憾。

“头先我见你待眉娘十分客气礼让,还当你欣赏她能出淤泥而不染,确有风骨,也曾有意撮合。”

武崇训干巴巴笑了声。

“张娘子人品是好的,只是,只是……”

他尴尬地侧开脸顿了顿。

一面巴掌大的菱花镜落在案角,恰好翻面朝上,透过镜面,能看见他影影绰绰的笑意凝在嘴角。

武三思心道,你既然上了钩,便怪不得为父拿你做文章,遂娓娓继续。

“眉娘有辅佐君王之才德,我原是看中的,她与你也算合得来,不过你既然认定了李四娘,就依你罢。”

想起武三思上次暗示的宏图大业,武崇训虽不愿参与,却也明白自己婚事的分量,几乎不能相信阿耶肯让步至此,他忐忑又感动,忙正了正神色。

“阿耶,君子和而不同,有些事我不肯做,可是维护武家,维护您,我在所不辞!”

第28章

狄仁杰终于接到来自门生的确切消息, 立刻日夜兼程赶回神都。

万万没想到,走之前与圣人说得好好的:恢复皇嗣武轮的原名李旦,再立为储君, 这便顺理成章还政给了李家,至于还在世的李显,亦应改封为亲王, 享故国封邑,裂土分疆。

可他一走,李显便大张旗鼓地来了, 李旦却还滞留长安!

他不明白圣人为什么出尔反尔,这两兄弟俩的秉性、才能、家宅、人口……他和女皇一条条思虑了好几遍,反复推演, 才终于择定李旦继位。

怎么他离京才短短月余, 就完全颠倒了呢?

诏书已经拟好,就捏在上官婉儿手中,神都局势如火如荼,到了雷霆万钧一触即发的时刻。狄仁杰一刻也不想耽搁,命长史宋玄爽、司马崔献等领大军扎营整顿, 匆匆吩咐几件琐事,换了衣裳就想连夜入宫,却被陈思道劝阻了。

“座主, 还是再想想……”

陈思道肚子里也没个章程,只是直觉万万要谨慎。

“圣人叫冬官给庐陵王盖房子,学生没当回事,应下了。后头就怪了, 洛阳令一会儿说工期紧,一会儿说地块小了, 要多拆两坊,来来回回,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冬官备好物料,他那头倒不着急了,又不知是谁撺掇的,几百妇孺竟结成伙来,当街与府兵对峙,闹得狂徒趁乱抢劫,洛阳令也不抓人……”

天子脚下,百姓竟至流离失所,简直是武周的耻辱!

可是狄仁杰顾不得追问那几百妇孺后来如何,只潜心推敲圣人和府监在这出闹剧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谁知不琢磨还好,细细一琢磨,他高大的身形便猛地晃了晃,白发从赤金三梁进贤冠里漏出来,散乱地覆着他苍老的面颊,看起来真是惨淡极了。

他摆了摆手,仿佛是自语念叨,又仿佛是教导后辈。

“圣人的手段,你们见识的太少了,她这是疑兵之计啊!”

“——啊?”

曹从宦疑惑,蹙眉想了想。

“后来冷不丁一声儿,庐陵王就搬到梁王府去了,那时学生才起了戒心,刚巧这一向江东事多,学生上书弹劾苏州府衙集体贪污,那卷文章写的嘛……”

曹从宦嘴碎,说说就离题万里,捋着胡子慢悠悠道,“尚算满意,魏侍郎还夸了学生一句。”

狄仁杰急地咳嗽起来。

“说正经的!”

曹从宦一凛,“是!”

“圣人因而屡屡召学生入宫问话,一日,竟撞见张易之在集仙殿后廊下仰天大笑,梁王蹲在旁边,捧着个巴掌大的小痰盂,哈巴狗儿似的伺候着,不知梁王说了什么,张易之佯装恼怒地问‘李四娘果然强过我那侄女儿?’,梁王道‘不敢不敢,是犬子无福消受’。”

陈思道接过来垂头丧气地分析。

“座主您知道的,张易之头先拉拢过魏王,想把侄女嫁给南阳郡王,可是魏王推三阻四,两边差点儿就翻了脸,那时咱们还高兴呢,后头那姑娘一转身,又认了梁王妃做干妈,可如今您瞧,他们说起这个事,竟是毫无芥蒂!”

狄仁杰这会子哪有心思管张易之的侄女如何,不耐烦地连连挥手。

“张易之根基未稳,野心却大,竟想与武家结亲,没用,武家瞧不上他!”

陈思道点头道是。

“武家是瞧不上他,可座主您听见没?李四娘啊!庐陵王家的小女儿,她要是嫁进梁王府,这,梁王和庐陵王做了亲戚,会不会……”

他越想越是后怕,战战兢兢道出忧虑。

“会不会背弃魏王,另推庐陵王继位?!”

狄仁杰终于听出异样,浓眉慢拧,折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