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455节(1 / 3)

加入书签

机器人等了一会,向着中间而去。

往主墓室那边走去,确实是一节不长的走廊。

和刚才进来的那一节相比,仍然是陈列了不少的东西。但是给人一种很潦草的感觉,没有壁画,没有色彩,除了门口那震撼人心的雕刻外,这里面的摆设简直不像是一个掌权了数十年的太后该有的排场。

机器人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对着两边用强灯光照射。

外面屏幕前的一群人老教授们也觉得不对劲。

“太简陋了,不像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太后的陵寝。”

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她死后她孙子把很多陪葬品留下了,给他祖母简葬了。考虑到贾太后和她子孙之间紧张的关系,这是极有可能的。”

“不是,”有人对这个说法持反对意见。

“这陵墓是在贾太后活着的时候修的,如果陪葬品减少,那么里面的很多细节该像刚才的拱门处那样,很精美很大气才对,就感觉是外面修的很好,里面是在应付事儿……”

贾太后活着的时候谁敢在这种修陵寝的事上应付她?

这时候一直不说话的一个负责人突然说:“你们发现没有?到目前这里面还是很干燥的,一点都不潮湿。”

一说起整个,很多人都看屏幕,指挥着机器人对着地面和墙角观察,确实没什么潮湿的地方。

防潮做的好?

在地下做这么好的防潮干什么?

这时候机器人已经到门口了。

主墓室的门是两扇小小的门,比正常的门要矮一点。

外面的人控制着机器人拍照,随后指示他悄悄的推门进去。

上千年的时光中,这门已经有些糟朽了。尽管机器人推的力道很小,但还是掉了一块木头才被推开。

看到这一小块木头躺在地上,屏幕这边的人都在叹气。

小机器人没什么情绪,它都是根据指令办事儿。也是根据指令向里面照射灯光进行拍摄。

然而它的灯光很快被反射回来,屏幕前的人都下意识的遮挡了一下眼睛。

机器人转了一个弯,开始拍摄室内。

折射的强光消失,能看到室内的面积不大,这仿佛是一间房子,靠近一面墙的地方有一张床,床边立着一面巨大的铜镜,比现代社会很多商家的穿衣镜都要大,刚才就是这玩意在反射光。

床的对面有一张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放着东西。

然而这时候桌子上的东西远不如床上的东西吸引人。

这张床连个帐子都没有,只有一条被子覆盖在上面。

小机器人往床边移动,外面屏幕前的人在不停的议论。

大家考古这么多年了,没见过这种放床不放棺的操作。

如果是放床,那么尸体会不会已经没有了。

“这还真是事死如事生……要不要掀开?”

“虽然是女士,有些不太好……掀吧,看看还留下了什么?如果能提取dna就更好了,能够建立基因库,回头对研究梁陈两朝的皇室人员都有用。”

长生踩着凳子在人群的最后,也在看屏幕上的考古过程,突然出声:“要不然先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我觉得桌子上的东西很重要。”

这话说完,被他领导吼了一句:“你闭嘴!”

长生身边的人拉了拉他,让他别说话。这里这么多大拿呢,你别抖机灵!

机器人用一只机械臂慢慢拉开被子,被子也被它拉烂了。

这时候大家来不及埋怨这小机器人干活太糙,而是都在惊呼:“这不可能!”

被子下没人,是一件金丝绣线的衣服。衣服还很干燥,就被平放在床上。

屏幕前的负责人说:“去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小机器人转身去桌子边,它的镜头对着桌子上的一张东西拍摄了起来。

桌子上只有一张金板,上面刻的有字。

“此乃书房,有万册书。”

这时候屏幕前的人纷纷对视:“书房?”

“我知道为什么很干燥了,是为了保存书的。”

“我刚才还觉得这地方尺寸不对劲,咱们在外面用仪器测量,周围是四十丈,但是里面的布置,似乎对不上这个数值……”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负责人就跟操纵机器人的人说:“翻转金板,看看后面有什么。”

机器人拿起金板,后面是一副地图。

这地图很抽象,大家看了半天都看不懂。

长生看懂了,再联想到刚才石像背后拱门走廊的那些摆设,他已经知道书房的入口在哪儿了。

他刚才才被呵斥了,这会赌气不说。

这时候有人提议看看那面镜子背后有什么。

随后小机器人转到镜子背后,镜子背后也是一副图。

这副图是一副建筑图,而且是园林图。

上面的桥梁房屋都是能看明白的,可是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