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436节(1 / 3)

加入书签

贾瑭就觉得自己血压直挺挺的往上冒。

“我不行了,换你妈妈来。”

云芳也不行了,很快败下阵来来。

俩个人精神萎靡的坐在沙发上,爷爷看他俩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决定亲自去辅导。

然后他也气冲冲的出来:“这死孩子笑话我普通话不好!”

到了晚上,云芳实在忍不住在睡不着的时候跟贾瑭吐槽:“唉,真的是受二茬罪,我当初说不要生孩子了,我爸妈不同意,我当时就该坚持住!天啊!你说让蘑菇知道她妹妹这样,她会不会笑话她?”

“你想多了。”

“我这是假设啊!假如咱们那时候老了生了孩子,孩子是这样的,你说……”

“他们那时候比咱们头疼,最头疼的是桂哥儿,他那真的是长兄如父……

你说这种事我也想过,或许是期待不一样吧,要是放在那个时候也没什么期待,觉得姑娘家会读几句诗,写一些诗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看蘑菇不是也不会写诗吗?咱们从来没有对蘑菇有过什么期待。”

对两个男孩子倒是很有期待,更多的是想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能护得住家庭的人。

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的设定,放平心态就好。

云芳接连叹气!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当人真的好难呀!

所以云芳就跟贾瑭说:“下辈子我不要做人了!我觉得咱们家的二哈都挺好的,没什么烦恼,还有人养着……虽然偶尔让他拉车,但这也是为他好呀,他总不能趴着一动不动啊!”

贾瑭哭笑不得。

“怎么说呢?你这话就信不得!六道轮回只有犯错了才会堕落到畜生道去,还是做人好,做人有做人的难,做狗也有做狗的难。别想那么多了。”

云芳用胳膊肘捣他了一下:“我就是说说而已。”

如果可以选,还是要做一个人的。

琇明不是故意要听父母说小话,而是路过这里了,听了开头就想听最后,听完了最后总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他隐隐约约的觉得父母必定有秘密瞒着自己,但是谁家的父母都有秘密!总是觉得小孩子什么不懂,小孩子哪有不懂的?

琇明愤愤不平的回去把自己的日记本从书架里面抽了出来,她慢慢的打开自己的密码日记本,一边儿找笔一边想:“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肯定有秘密,我同桌说他爸爸在外边有相好的,他都已经撞见好几次……早晚我能撞见我那一群哥哥姐姐!”

随后提笔如有神助般的在笔记本上刷刷写下了一大篇日记,随后心满意足的合了起来将日记本藏好。

立下此字据为证,将来总要知道这些秘密的!

琇明心满意足的睡着了,在睡着之前还在想,听他们的意思是已经放弃鸡娃我了,太棒了,我明天就能轻松了。

然而经过一晚上,到第2天醒来的时候,云芳已经把昨天那种任命的想法丢到了脑后,又重新满血复活,迎着朝阳准备督促女儿好好学习。

她这个时候决定要换个思路,既然这孩子不想学书上的,不能引起她的厌学情绪,可以让她学点别的。

就比如——《大观园文集》,这很合适。

云芳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云芳也就明白这本书讲了点什么,能前后对得上号给女儿把其中的一些口语,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够讲明白透彻,并且解释权就在自己手里。

这本书目前在社会上的文学地位很高,除了各位姐妹的别号之外,巧儿还在其中特意介绍了贾宝玉和林黛玉。

一来这两位的文学作品质量最高,二来是在他们回到扬州之后,很多作品是被巧儿收录在了这本文集里面。

他们两位的命运也在这本书里面得到了完整的呈现。

从一开始大观园迎贵妃的颂圣诗开始,到最后贾宝玉去世之前悼念亡妻的诗,里面几乎都收录到了。

“来来来,我给你讲讲这本书!”

琇明不情不愿的坐下,看到妈妈跳过前言,直接打开第一章。

“……这是从早上开始的,一大早家里面的人起了个大早,按品大妆在门外排好队等着贵妃省亲。”

“妈妈什么叫省亲?”

“就是女儿出嫁之后回娘家走亲戚,我回你姥姥家,那就叫省亲!”

“哦!”

云芳一直讲到晚上,天黑了贵妃才来。

女儿就追着问:“为什么是晚上?人家走亲戚不都是大白天吗?”

“每个时代不太一样,你看古代有些时候是黄昏的时候举行婚礼。

但是这次晚上出门省亲的事儿确实是在当时而言很不正常的。这里面牵扯到了当时朝堂里面的博弈,你长大就知道了,这本书你长大还可以再读一遍,你中年再读一遍,老了再读一遍,每读一遍就会感受不一样。

咱现在读的是最浅显的一遍,就是说到晚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