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367节(1 / 3)

加入书签

说着跟儿媳孙媳说:“平安州的那位老夫人,年前没挺过去,就没了,我今儿才知道,算了算了,不说了,大过年的说这个不痛快不吉利,摆饭吧。”

云芳晚上回去问贾瑭:“平安州节度使是不是要守孝了,谁接任他的职位?”

贾瑭打个嗝儿说:“岳父和这些人一起长大,今儿给我推荐了一个人,今天我回来,老爷拉着我私下也说这事儿,问我谁合适接任,我说了岳父推荐的那位,那位的小儿子在咱们家,刚才来给我和老爷磕头,已经传信让他爹收拾东西去上任了。”

“不会出意外吧。”

“放心,那里是我说了算的。如今是我的人太年轻,论资排辈很难管着一州,还是要用荣国府的人手。过十年二十年的,就能彻底和荣国府这边脱钩了。”

云芳叹口气,今年要安安稳稳的,蘑菇的事儿重要,就怕出意外连累了孩子,毕竟蘑菇的未婚夫不是一般人,她如果未能进入东宫,下半辈子可能要青灯古佛了,这对孩子来说,简直是最残酷的事儿。

贾瑭接着说:“今儿老爷跟我提了一件事,让我留意,他看上大侄儿了。”

“我大哥家的大侄儿?”

“你有几个大侄儿!我听着那意思是想让巧儿配给他,我说没必要和殷家再联姻,毕竟把你娶进门了,老爷说看着那孩子不错,行不行的日后再说,就是让我留意一下。我估摸着应该是二哥哥两口子盯上好几家了,跟老爷商量,要不然他哪里会操这份心?”

每一桩婚事背后都是一次联合,不算是小事儿。

云芳的心情是再难平复,小孩子这么小做父母的就开始留意这事儿了,简直了!

贾瑭看他脸色不好,就说:“这事儿还远着呢,眼下要紧的是咱们闺女的事儿,迫在眉睫的是表妹的事儿,我估计上半年能嫁了表妹,听宫里的意思是下半年给东宫办喜事。

上半年青黄不接,容易有灾情,宫里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办喜事儿的,没道理百姓吃不上饭,天子还要给儿子娶媳妇。

夏季就太子的身板……秋季最好,收完粮食种了庄稼,都不干活了,百姓也准备猫冬了,这时候办事儿都轻松一些。”

云芳掰着手指头算算,蘑菇到了十月份就虚岁十五了。

还小着呢。

唉!

这时候林黛玉和紫鹃也在说这事儿。

紫鹃的意思是老太太如今看着不好了,林姑老爷虽然靠得住,但是男人和女人想法不一样,林黛玉要是有什么想法,这时候趁着老太太还在就该早点打算。

她一边给林黛玉铺床,一边说:“您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连太子妃那边都要定日子了,要不是因为过年,那些官员都在走亲访友,说不定这几日来咱们家商量日子呢。想当年您从扬州来的时候,太子妃还是小小的个子跟在太太身后,那个时候您也不大,一转眼都十多年过去了,唉,女孩们都各奔东西,真该给自己打算了。”

林黛玉在灯下把书合上,叹口气。

没娘的孩子,哪怕是有很多亲戚在,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紫鹃把床铺好了,让林黛玉去休息。

冬天天冷,她懒懒的不想动,坐在床边,看着雪雁端着炭盆进来,就说:“放着吧,别往这边挪了,反正也没什么用,该冷还是冷。”

紫鹃说:“到底是有点用的,您身体单薄,靠自己是难保暖的。”让雪雁把炭盆往外挪了挪。

雪雁笑着说:“胖人不怕冷,许是还紫鹃姐姐嘴里那能保暖的人。”

说到旁人,林黛玉就想起来薛宝钗,当初她已经隐隐约约的发觉到薛宝钗针对自己,针尖对麦芒一样的挤压自己在荣国府的生活。可如今世事变幻无常,真的令人唏嘘。

她叹口气,就是去找老太太,老太太也想把自己和宝玉凑成一对。

将来如何,真的想象不出来。

想到二姐姐今日挺着肚子小心翼翼的,她叹口气。

“罢了,睡吧。今儿把东西再看看,明日我随着我爹回家去住一阵子,很多东西别忘了带。”

明日初,林如海要来走亲戚,走的是要带走林黛玉,父母两个一起住一阵子。

她其实更想和父亲长长久久的呆着,幼年进京,而自己年纪慢慢变大,父亲渐渐变老,剩下的时间门更改相依为命才行啊。

第369章 一商议

初三林如海来走亲戚,贾琏贾瑭和贾琮亲自在门外接着。

如今荣国府需要正经招待的亲戚也就林家和徐家。徐家是昨天来过了,今儿是全家招待林如海。

随着林如海一起下车的还有贾宝玉。宝玉是今儿一早赶到林如海的家里,两人一起来的。

到了之后先去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看到他们一起来很高兴,就说:“都是自家人,你们先去前面说话,等会在我在这里摆饭,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吃一顿饭才是。”

贾赦领着孩子和林如海一起出去,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