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361节(1 / 3)

加入书签

有的人是心里面想造反,有的人都已经在行动的路上了,所以这一条罪名真的够抄家了。

贾珍心里冷笑,嘴上说:“怎么想都不要紧,所有人会把他们家的行为和北静王府联在一起。往后京里不太平。”

这是肯定的,绝对不太平。

贾赦问:“那贾雨村被关进去也有段时间了,审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没审完,可见他肚子里面的东西多着呢。咱们家和他也有些来往,我听说前几年他还经常到你那里去,没事儿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一群纨绔日日饮酒。他前些日子给我下了个套儿,倒是不难解开。”

贾琏追着问:“什么套儿?”

“不是大不了的事儿,给我介绍了个女人,想让人去告我,雕虫小技,不用放在心上。”

既然他这么说,贾琏也听出来他是不想把事说得太明白。心里面想着大不了等一会儿去找贾瑭问清楚。

他们一群人聚在一起,外面丫鬟来请,说是老太太要见给爷们。

这都已经是晚上了,冬天天黑的早,这个时候也该吃饭了,老太太就让人在自己的屋子里面摆了一桌,让女孩们不必来陪着自己,大冷天走过来灌了一肚子凉风,吃完饭又灌一肚子凉风回去,容易肚子疼。所以今日在这里吃饭的也只有这几个在外边行走的男人。

晚餐的气氛比较不错。

贾珍和贾琏说说笑笑,贾瑭时不时的插一句,贾赦虽然不说话,但是也吃了很多。甄家的事儿是很大,但是和贾家的关系不大,所以大家都没表现出诚惶诚恐来。

老太太只能和他们讨论一些家里面的事儿,外边的事儿说了几句之后就发现他们不当回事。

老太太的心里面就变得不痛快起来。

当天晚上还看不出来,第二天就表现得很明显。

鸳鸯日常陪着老太太,岂能不知道她的想法,就找到王熙凤,跟王熙凤说了这事儿。

王熙凤听明白了,这是外面的事儿爷们不来请教老太太,老太太觉得自己没用了。

在王熙凤和很多人看来,这不是挺好的吗?最起码证明这群儿孙们终于站住了,不需要老人家在后面出谋划策了。老太太该欣慰才对啊,怎么反而无所适从了呢!

王熙凤想不明白,找平儿也讨论不出来,只能来找云芳。云芳拉着她说话,但是消息还是传到了蘑菇那里,这事儿下午就被蘑菇知道了。

蘑菇听说的时候正在看书,看到秦宣太后在甘泉杀了情夫义渠王,随后把义渠国并入秦国版图……别人看来这是香艳中带着杀机的故事,而此时蘑菇在脑子里分析秦宣太后义渠王赵武灵王三个人之间的博弈,想弄清楚这件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什么事儿促成了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的苟合,并想从其他的书里找出秦宣太后是不是真的掌兵权这个关键点……她把视线从书上收回来,就问紫竹:“是吗?”

紫竹点头,“如今二奶奶和咱们三奶奶正想法子逗老太太开心呢,说是明天或者后天天气好了要陪着老太太在园子里面游览一番。”

大冬天园子里也只有一些松柏常青的树木可以看一下,既没有花儿又没有草,来园子里说不定只会让老人家平添一丝悲凉。

蘑菇没说话,对着紫竹摆了摆手,这时候面前的书看不下去了。

有些话要烂在肚子里面不能说出来。

在蘑菇看来,荣国府这一方天地就是一处小朝廷,老太太就如那垂帘听政的太后,控制着儿子,遥控着外边的事情。

二老爷甘当傀儡二十年,大老爷昏聩了一辈子,老太太对权力执迷之深,连中风都不愿意放手。这里面有很多王朝的影子,让蘑菇学到很多,她最初喜欢史书就是因为妈妈婉转的表达了家事既国事的观点。如今看来,这观点是对的。

荣国府这一出大戏要是著书立传,比手里的这本也不遑多让啊!

蘑菇拿书签夹进书里,把书放在一边,跟紫竹说:“外边天色还是很暗吗?拿斗篷过来,我想出去转转。”

第364章 谋前程

外面是阴天,北风吹来,园子里的树都在东摇西摆。能听到北风怒号,令人生出畏惧来。

巧儿听到东京从卧室跑出来拉着蘑菇的斗篷:“姐姐,外面风可大了,我听说都有枯枝被吹下来呢,还是别出去了。”

“我知道,我在周边转转就回来,冷了就回来了,你去玩吧。”

巧儿嘱咐她穿厚点之后就回去了,

邢夫人为了给孩子们置办衣服,刮了公中一层皮,虽然弄了不少钱,但是事儿也办了,先给蘑菇做了衣服,蘑菇身上穿的就是前几天刚送来的,今年的新皮子做的斗篷,穿上之后轻薄保暖,正应了“轻裘缓带”这四个字,这样的好衣服在外面裹紧了也不觉得冷。

在游廊上走了几步,蘑菇跟身后的人说:“你们穿的都薄,不必跟着,让我在外边儿走走就行。这是在自己家呢,我也不出园子,不必跟那么多人,有事儿往后面玉皇庙哪儿找我,我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