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204节(1 / 3)

加入书签

“我问你,这满京城的勋贵祖籍都是哪儿的?”

“江南,金陵居多。”

“我再问你,如今朝堂上的官员,哪儿的人多?”

“似乎也是江南的文官多。”江南文风兴盛,底蕴深厚:“姑父也说,江南的小男孩年纪不大,大部分都会解读四书呢。”

“别看京城在北,和江南离的远,但是从没摆脱了江南的影响。如今朝堂仔细梳理一下可以分成这几群人,第一群,就是咱们家这些江南勋贵,咱们这些人的处境你不是不知道。如今看着显贵,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

贾琏点点头。

“第二群,就是江南的文官,这些人能跟皇帝和咱们这些人顶牛。”

贾琏点头如捣蒜,“咱们家二老爷一直想让咱们也走上这条路,文官向来不可小觑。”

贾瑭接着说:“第三群人,是咱们都看不到的,也是很多人忽视了的,就是江南的富商豪强。人一旦有了钱,就想显贵,摸到了显贵的门槛后就想着千秋万代。就拿咱们家来说,不管是老太太还是两位老爷或者是你,难道不都是在心里面盼着咱们家公侯万代,富贵绵长吗?”

贾琏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和王子腾王大人有什么关系?”

“我话没说完呢,有钱了第一件事儿是干嘛?买个妾还是买一亩地?让你选你选什么?”

“自然是买地,买地还能传家,买妾……买妾只能乐几个晚上,还要养活一张嘴。”

“对啊,大家都知道买地还能传家,是不是符合富贵绵长的意思?有了土地就有了富贵,富贵久了就是豪强。扯的远点,祖龙让各地的豪强搬迁到咸阳,秦朝灭亡后,到了汉武帝坐朝,汉武帝也学祖龙,把豪强富商强令搬迁到了茂陵附近,但是豪强却是春风吹不尽,到了唐朝时候,当日被搬迁到皇陵附近的五陵少年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纨绔。豪门世家的势力在那时候大到没边,唐朝皇室娶皇子妃,五姓七望的女儿都不屑嫁。

我说这个你懂了吧?”

“啊?”

“有人造反,造反的不是王子腾,是第三群人,这些人在朝廷有头目,这个头目是谁呢?”

“是……甄家?”

“是北静王!

甄家现在就是个码头,过路的,甄家已经彻底投靠王府了。

这事儿是一环套一环,我刚才说了,朝廷有三拨人,咱们已经没资格追逐富贵了,在太宗朝的时候被太宗皇帝打断了脊梁骨。文臣里面,有的是大地主家出来的孩子,但是也有寒门子弟,还有富商家的孩子,文臣是来源最杂的,嘴巴厉害,但是没兵权。

但是富商豪强有钱,有人,有土地,他们想要造反。”

贾琏想了想:“他们为什么要造反?不是日子过的好好的吗?”

那是因为在省亲这件事上,江南当地的豪强们没拿到任何的好处。他们惊觉没资格参与到朝廷的游戏里面了,或者说,朝廷能绕开他们了。把如今代入到东汉年间,外戚宦官豪强,三方斗法,斗的朝廷被豪强不断架空。说起东汉灭亡,有人说卖官鬻爵加速了朝廷丧失威仪使得民不聊生,但是朝廷的官卖给谁了?寒门有钱买官吗?不都是卖给了豪强,这些豪强买着官骂着朝廷,真是又当又立!

一直以来,都是豪强用银子土地人口在和朝廷斗法,只是这事儿去年有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变化,朝廷能用大笔的银子撬动他们土地了!

再或者说,有土地不能聚敛财富了!

这里面,资本已经开始萌芽,借助省亲这件事,财富聚集在京城,流入了以忠顺亲王为代表的保皇党手中,这些银子是数量巨大,是那些大地主们积累很多年都难以企及的,谁不眼红?谁不忌惮?

而且这时候庞大的资金在过年的时候下江南稳定市场了,朝廷倒贴银子稳定物价,豪强们想趁着东风賺一笔的打算破灭了,不仅没成功,有些人入场太晚,正好遇上资本稳定市场,所以他们中有不少人还赔钱了!

连番打击之下,怒火是要发泄出去的,造反也不是真的造反,是在投石问路,一旦真的发现自己没法子参与到朝廷的分赃中,他们肯定想掀摊子造反!

资本家和封建贵族就是这两股势力的具象化。

而王子腾就是那个倒霉蛋,被扔出来的石头!

为什么要扔王子腾出来,因为王子腾没价值了。身为一个武将,他没军队了!

而且王子腾没显赫的战功,他的发迹靠的是荣国公的提携,他没上战场,没有军队,没有军功,连驾驭大军的经验都不算太多,所以,他没价值了!

甄家在江南做的事儿快盖不住盖子了,眼看要爆发出来,各方势力一商量,提前把王子腾扔出来,一是投石问路,二来就是为了给甄家捂盖子,一招移花接木甄家的罪名就被移花接木到王子腾身上。

甄家可以高枕无忧,以北静王为主的豪强可以看着皇帝的反应。

而贾雨村和王子腾一样,都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