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79节(1 / 3)

加入书签

彭林回来后,看到“明日午时到飞鹰口”的字样,眸中有精光闪过。

这两日每日回来都会收到一些情报,让他的劫掠计划更完美。

他心中呵呵冷笑,想起自从他姐姐死后他姐夫对他的态度,下定决心这次一定将姓吴的坑死。

等他拿了银子,也不会去投奔县令,过去的赌账,他一两都不会还!

萧明环和一众押送军饷军粮的禁军在桦县歇了一夜,第二日继续启程,下午到了清源县上,又接了县令的宴请,吃喝过后,又歇了一夜。

一路从京都出发,越往西,越是天寒日冻。

萧明环得意于建安帝如今只能重用他,想好好办差,却没想到凉州这等地方如此“苦寒”。

此来凉州,既为送军饷,也为让凉州的官民知晓他萧明环三皇子的名头,彰显自己如今的地位,拉拢人心,

是以,他的补给送的极其慢,只要下榻之地有官员宴请于他,他必定会欣然赴宴。

第116章 行动

今日难得是个好天气,日光虽没有夏日的烈,洒在身上却也有了温度。

萧明环穿着一身铠甲,身上罩着绣着银色四爪龙纹的貂皮大氅,入目一片苍黄,自进了凉州境内,他就没开怀过。

谁看到这么光秃秃的景色,每天又在马上受冻能开怀的起来?

入乡随俗,大冬日里的,萧明环头上也戴上了一顶皮帽子。

此时他的脸被冻的通红,抓着缰绳的手指都是僵硬的。

落在身上的日光虽有温度,萧明环却依然觉得寒风扑面,马速越快,他越冷,脸都僵了。

他放缓马速,慢悠悠的骑着马走在最前头,身后的步兵骑兵自然也没意见。都是京都来的,可没受过大冬日里行军的苦,凉州冬日的风,真是寒彻透骨。

万瑾澜裹着土黄色的袍子、将头脸包的异常严密,趴在半山腰上看远处的“蚂蚁大军”。

萧沣今日本不让她来,却拗不过她。

万瑾澜就想看看萧明环今天会怎么倒霉。

京都城外一别,他和万秋雨两人的眼神让她至今难忘,有看热闹的机会,她怎么不赶来亲眼看看?

一行人赶路的速度慢到让她怀疑眼睛,见车队在飞鹰口停下修整,万瑾澜更是无语。

两柱香后再次启程。

等车队从她眼下过,她才看清,大约三百禁军在前开路,骑兵不到百人,中间跟着二百余车粮草,其中拉着箱子的马车共十余车,后头,跟着约一百余骑兵,几百步兵,俱穿着铠甲手提红缨长枪。

车队的情形早就被传回来了,万瑾澜还画了图纸让人交给李麻子,彭林对车队的情况应当了然于胸。

彭林求的是财,粮草要来也无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车队从粮草与装军饷的马车截断。

由于完整的勘察过飞鹰口路段,又有人给他出了主意,彭林此次信心满满。

眼见装着粮草的马车行至眼底,彭林手一挥,上方的马匪疯狂的向下扔石头,精准的将装着饷银的马车隔在了中间。

黄土滚滚,迷了萧明环和一众禁军的眼,马儿受京尥蹶子横冲直撞。

万瑾澜伸着头就见车队成功被截断,烟尘滚滚中,前面的车队已被惊散四逃,骑兵忙着控马,步兵不少被砸的头破血流,队伍瞬间被惊散。

萧明环自顾不瑕,心惊胆战的怕被马儿摔下去。

他属实没想到,有人敢胆大包天的袭击朝廷派来送军需的车队。

这一路上,他带着人马走到哪里不是被人奉座上宾,接受地方官员诚惶诚恐的奉承讨好。

后头的车队也乱了起来,掉头往回逃的士兵们被惊散的马冲的晕头转向,滚滚烟尘中响起了惊叫声,马儿的嘶鸣声。

萧沣几次勘察飞鹰口,制定了完美的计划传于彭林。

车队中间的路段右侧山壁处还有一个可容纳马车逃离的通道,被彭林用稻草和碎石堆做了掩饰。

除了非常熟悉这段路的人,在焦急如无头苍蝇又烟尘滚滚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出口。

彭林见下方的禁军不成气候了,喊了一声后,三十余马匪从山上很快到了山下,将稻草和石堆全部挑开,清理出一条通道,黄土漫天中,入目就是还在嘶鸣的马儿。

等将拉着饷银的马车全部转移,马匪又用石头将通道堵上试图拖延时间。

万瑾澜看着底下的乱像,看着禁军们的惨状,说道:“咱们现在和这些马匪没什么两样,日后会不会遭天谴?”

这些禁军有家有小,有些可能却再也回不去了。

萧沣握住她的手,“若有天谴,也会先谴我。”

万瑾澜觉得自己的心肠冷硬无比,可能她骨子里就不是个好人。

还有行动能力的禁军合力破开拦在他们面前的巨石堆,破出一条可供人过的通道,将彭林他们逃跑的通道清理干净,提着长枪用双腿追着彭林一行马匪它们跑。

彭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