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61节(1 / 2)

加入书签

豁口踹开,她直接扶着萧沣出了殿门。

快走到太极宫时,皇帝的御辇来了。

皇帝已从先前报信的宫女口中得知萧沣疑似是“回光返照”,此时见萧沣一咳一口血,也更加相信了。

如今萧沣与皇帝双方心知肚明,可面上毕竟还没撕破脸,还保持着兄友弟恭的假相。

“你身子不好,不去送母后最后一程,母后也不会怪你,若是因此出了什么事,母后一定会怨朕没有照顾好你。”皇帝此时仿佛真的想一个友爱胞弟的兄长。

萧沣又咳出一口血,随意用已被染的殷红的手帕擦掉。

“皇兄放心,臣弟今日觉得自己好了很多,若不去送母后,臣弟怕自己遗恨终生,还望皇兄允许。”

万瑾澜在一旁抹着泪,“陛下,您救救王爷吧,臣妇怕…怕…呜呜呜…”

她一副怕夫君会死的崩溃样。

建安帝心神更加放松。

想起逃离京都那年,黄嬷嬷告知他,母后只想带萧沣走,因为她早就知道他是穗儿的儿子了。

他惶恐不安,怕母后真的抛弃了他,便想方设法在离开那日,将萧沣藏了起来,让母后的人怎么找都找不到。

他以为年幼的萧沣会死在京都的,却没想到,那么多年,他还活的好好的。

直到他成了大魏的主人,他的心才安定下来。

这么多年,他防备太后,却对萧沣委以重任,让萧沣将他视作亲兄长,对他依赖,看着母后和萧沣关系一日比一日疏远,建安帝心中真的无比畅快。

当年母后自己的儿子病死了,为了稳固地位既然将他从母亲的手里抢了过去,就该好好对他!为何在危险来临时,却要弃他于不顾?

黄嬷嬷这个贱婢,既然与他亲生母亲有血缘关系,他母亲出事时却还做了太后手里的刀,她简直罪该万死。

看着眼前的一幕,建安帝心中畅快无比,语气温和的说道:“去送母后最后一程吧。”

你们母子不日就将团聚,朕就仁慈这一回。

万瑾澜舒了一口气,只要出了宫,回了齐王府,就没那么被动了。

七十二个抬棺人将太后的梓宫抬出太极宫,出了皇宫,前往皇陵。

殡葬乐队随行奏乐,万瑾澜与萧沣随行跟在梓宫后,大小官吏与护灵军队随行,今日,就算是皇帝,也要徒步送太后。

送葬队伍中还有大量运输陪葬品的队伍,队伍很长,天气阴沉沉的,空气很冷,走到半道,还飘起了雪花。

下葬仪式过后,还要进行祭拜祭天仪式。

萧沣垂着眼眸跪在祭台上,思绪飘了很远。

第91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皇帝血统不正,本是卑贱宫婢所生,为掩盖真相,不惜气死太后,毒杀齐王。”

齐齐跪着的送葬队伍中,一个女子的突如其来的声音响彻在这方天地间,让众人脸色大变。

萧沣倏尔回头,万瑾澜也转身向后看去。

女子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官员与宗室都震动了。

万秋雨茫然的跪在那,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为什么,她重活了一遍,好似什么都不知道。

她以为知道了决胜的关键,事情的发展却没有按照她所预料的那样走。

前世齐王死的早,她还没进京入宫,这期间的事,不管是入宫前,还是入宫后,她都没有听到过什么风声。

众人齐齐看向说话的女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前在慈安宫中伺候的夏柳姑姑。

陈淑妃万妃及一众宫妃和所有朝臣具是目瞪口呆。

这宫人在说什么,他们有点听不懂。

“哪里来的贱婢,竟在此处胡言乱语。”李福尖利的声音响起,“敢在祭台动摇陛下的血脉正统,来人,将她拿下,以慰太后娘娘在天之灵。”

夏柳姑姑看向萧沣:“王爷,黄嬷嬷临终前说了,当年是陛下让人将还在睡梦中的你藏了起来,她遍寻无果,才无奈放弃你。娘娘就是听了这个,才会突然暴毙。”

夏柳姑姑先前不说,是因为在宫中,怕萧沣知晓后会冲动行事,为此丢了命。

今日,她在文武百官面前,揭穿皇帝的真面目,皇帝为证名声,投鼠忌器,自然不敢对齐王如何。

夏柳办完最后一件事,不等禁军来抓,直接撞柱身亡。

血溅三尺,如此血腥的场面,一些女眷都被吓晕了过去。

萧沣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想问清楚夏柳,到了近前时,却见夏柳闭上了眼,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萧沣带血的眼眸射向皇帝,寒光如有实质。

万瑾澜赶忙起身到了他近前,和禁军呈虎视眈眈的对峙状。

变故发生的猝不及防,不少大臣都在惊疑不定。

宫妃近日在宫中倒是听闻了齐王妃大闹飞羽殿,扬言有人害齐王,还将太医和宫人都赶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