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51节(1 / 3)

加入书签

回宫的路上,“恰巧”碰到了容光焕发的陈淑妃。

“我真是想不明白妹妹,为何对自己的儿子那么狠心。”

陈淑妃是真想不明白,若镇国公府和万贵妃坚定不移的拥护端王,如今端王也不会落到这种局面,她的儿子也不会胜的这么轻易,万贵妃也不会被贬。

陈淑妃是真真想不明白万妃图什么。

万妃气度比起以往丝毫不减,也没有被贬后的落魄,“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若谁对她不利,本宫定然让他付出代价。”

两人斗了多年,也不是可以推心置腹说知心话的关系。

陈淑妃如今春风得意,虽然有些遗憾没看到万沁儿的落魄样,却还是志得意满。

“安阳公主早该定亲了,妹妹若要不嫌弃,我娘家的侄儿也有拔尖出色的,公主日后也可去陈家走动。”

镇国公府没倒,且公府长房的嫡女还是未来的齐王妃,陈淑妃动心思拉拢一二也是正常。可见如今的局势真是不一样了。

陈淑妃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万妃却没有这么乐观。

王皇后生前与陈淑妃的关系差到满宫与朝野皆知,那日皇后亲口对她说,陈淑妃也不见得是无辜的,万妃不信皇后没留下对付陈淑妃的手段。

为了安王,皇后连王家都舍了,会让陈淑妃得意的笑到最后吗?

万妃没拒绝也没同意,客气的笑道:“安阳的眼光高,就看你的侄儿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出色了。”

陈淑妃笑了,她觉得这是万妃向她低头示弱的意思,这么多年,她从没有像此时这么畅快过,上天从来都是眷顾她的,让她生下了皇长子,又有了如今的好局面。

第76章 考校

昔日煊赫鼎盛的后族王家被杀了个人头滚滚。

京中笼罩在一片肃穆中时,广陵王假死,广陵王妃与世子逃回江南,广陵王府欲造反的消息也终于在京中传扬了开来。

在康宁郡主回广陵王府后,因胎像不稳,差点再次流产,只能卧床修养。广陵王妃和萧铮却因守灵病了,她卧床时连人都见不着,慌乱之下才命人进宫禀了皇帝和太后。

皇帝身体不适却坚持回京,就是为了处置王家以泄心头之火。

处置完相关事情后一口气就泄了,人还昏迷了一日一夜,连大朝会都取消了。

广陵王府的事便由太后亲自处置了。

太后才将封锁各处关口严查的指令下发时,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就来了。

广陵王携幽州刺史反了,打的旗号是皇帝无德,刻薄寡恩,暴戾弑杀,曾经于他就藩时在半道追杀他,召他入京时下毒毒杀他,对手足无义,对两任皇后无情,对青州的旱灾蝗灾视若无睹,非明君,该被天下百姓讨伐。

此次广陵王来势汹汹,让众臣骇然的是,青州也反了。

青州的旱灾和蝗灾,京都之人竟没有一人听闻过。

建安帝再次醒来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乱糟糟的局面,听闻广陵王竟然是诈死,他设的局竟然被他看破了,刚醒过来的建安帝便怒到喷出一口血后又晕了过去。

建安帝还未至五旬,正值壮年,平日里看起来身体康健,此次却突如其来的病来如山倒,整个人的精气神突然就萎靡了下去。

广陵王叛乱来势汹汹,从青州一度差点丧命艰难回来的萧沣回京了。

万瑾澜还是在第二日被祖父叫去书房见到派去扬州的暗卫时才知晓青州的状况。

青州去年年景不好,收成就不好,今夏又闹了旱灾与蝗灾,粮食收成肉眼可见的凄凉,可不知为何,当地闹旱灾蝗灾的消息却没有传到京都分毫。

齐王还是在两淮监察盐场时见到了从青州徐州等地逃出的流民,各个面黄肌瘦,如惊弓之鸟。

萧沣调查后,才知晓青州刺史正值升迁考核的关键时期,想隐瞒当地民生状况,对遭了灾的百姓不但不救助,还实行打压,甚至蓄意抬高粮价敛财,其妻族还放印子钱逼迫百姓借钱后还不上再卖身为奴,青州刺史的妻族家中奴仆已达万人之巨。

万瑾澜听闻后瞠目结舌,简直是骇人听闻哦。

“青州刺史莫不是是个蠢的?纸怎么能包的住火,就算他隐藏事实成功,得以升迁,那新任刺史过去,也会发现事实,他照旧会受到惩处吧?”

万瑾澜都能想到的问题,镇国公和老公爷自然也能想到。

“依我看,他先开始隐瞒灾情,并不是为了考核升迁。”老公爷神情凝重:“他应是一早就是广陵王的人,不但如此,他还会告知百姓,他已上奏朝廷求助,朝廷却对青州的百姓置之不理,任他们自生自灭。”

暗卫心生佩服,“老公爷说的是,齐王殿下深入调查后发现事实就是您说的这样。属下们护着齐王殿下离开时,青州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从前的十倍,而青州的百姓想要逃离青州南下,十分不易,各个关口城池都有兵士把守,若是北上去幽州,倒是没有阻拦,幽州还会妥善的安置灾民,幽州刺史言,皇帝抛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