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8节(1 / 2)

加入书签

“娘娘不必大惊小怪,不日我将接任兵部尚书一职,此后便一直留在京都。”

前任兵部尚书因贪污军饷而下了大狱,他此时提出归京是正正好。

万贵妃见不得自己大哥这么淡定,二十万军权和一个尚书,孰高孰低?

妹妹既是宫中的贵妃,又是万世忠的亲妹妹,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以万世忠还得把话说清楚了。

他虽是武将,但对于朝堂格局,也有一定的敏锐度。

锦春堂中气氛凝肃,都没有亲人团聚的氛围了。

老夫人手一挥,身边的婆子便都安静的退了下去,肃着脸守在了门口。

“贵妃当知,太祖于西南起兵,打得天下。纵观前朝和历史,西南起兵之人,每一个都是长期为患,兵力强盛。”

“我万家自太祖时期便镇守西南,忠心耿耿,但时日太久了。”

“圣上会派监军蒋山去西南,已经说明了问题。”

万世忠没说的是,那蒋山去了西南,身为监军,事事都想插手,干涉军务不说,私底下还偷偷查他府上的事,他很难不怀疑蒋山是想抓他的把柄做什么。

蒋山是圣上派去的,立场天然就代表圣上,既然圣上对他心有疑虑,他倒不如直接将军权舍了,回京来。

万贵妃心头还是不舒服,她能宠冠后宫多年,自是不光凭借着美貌。

镇国公府嫡女的身份,便是皇后也做得。

这么多年屈居王皇后之下,心里是既憋屈也畅快,畅快的是王皇后虽为皇后,却也奈她不得。

这一切,都因西南的二十万大军。

老公爷见女儿的脸色,温声问询道:“沁儿,怎心浮气躁的,可是有烦心事?”

万贵妃闺名万沁儿,老公爷未称呼贵妃,便是以父亲之名关心她了。

万贵妃叹气道:“父亲,我在宫中多年,能过的好皆仰仗家中,与皇后、淑妃不睦已久。”

王皇后是继后,育有二皇子安王,陈淑妃育有大皇子顺王。

她本无子,只生养了安阳公主一个,曾经和陈淑妃的关系还可以的,和皇后除了争宠,倒也没有别的龃龉,但自从三皇子萧明环被记在她名下后,在宫中,往日的格局就变了。

老夫人一直未说话,眯着眼坐在那听着几人的交谈。

万瑾澜这个小辈,老老实实端端正正挨着母亲坐着,不发出一点声响。

她就觉得自己一个小辈在锦春堂中挺格格不入的,可他们交谈的这些,她就还真的挺想听的。

老公爷和镇国公哪会不知道万贵妃的的处境。

他们也明白,宫中的格局,是圣上有意为之。

贵妃本来只得安阳公主一女,未来不管如何,都能安安稳稳的做个太贵妃。

可把三皇子记在贵妃名下后,一切都变了。

本来不想争抢的贵妃,如今却也主动加入了战场。

老国公只能在心中赞一句,圣上是摆弄朝局的好手。

想起先皇后一家的下场,老国公心中警惕,是以才与儿子相商,将西南放下,回京来。

镇国公镇守西南,劳苦功高,便是如圣上的心意放了军权,也不能什么都不盘算。

便是他们不盘算,圣上为了脸面,也得给个说的过去的实权,这样才能君臣尽欢。

此后镇国公府也免去了被帝王忌惮。

双方都心安了,镇国公府才能继续昌盛下去。

万贵妃握着老夫人的手,神色迟疑说道:“父亲,先前我还打算让瑾澜坐端王正妃,您看…?”

她为何会将娘家绑在三皇子的战车上,不过也存了争一争的心思。

若她不争,将来不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上位,她都落不着好。

她万沁儿当年给还是王爷的圣上做妾已是奇耻大辱,将来,她怎么都得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

三皇子出身不堪,除了靠她和公府,谁也靠不上。

瑾澜若成了端王妃,她会待她更好。

是以,万贵妃不觉得自己的打算有什么问题。

第12章 得做些什么

听贵妃姑母提到她,万瑾澜精神一震,她知晓,这才是她今时今日能坐在锦春堂的原因。

沈卿的耳朵也竖了起来,不过面上不露声色。

昨个夜里,她与夫君将事情说了,虽得到了夫君肯定的答复,但贵妃的心不死,她一日便不能放松。

万贵妃眼巴巴的盯着老公爷,想看他如何说。

老公爷今日正好六十整,大部分头发都白了,脸上的沟壑都诉说着青年与壮年时历经的风霜。

他放下茶盏道:“沁儿,我的外孙,从始至终只有安阳公主一人。”

不是三皇子不好,相反,他对公府很殷勤。

但他的殷勤都是有目的的,并不是纯粹的。

观圣上这些年行事的风格,老国公并不想再掺和进夺嫡之争,前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