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零重生小夫妻 第138节(1 / 2)

加入书签

医院的选址区在五街道口,也不能叫医院,一间屋申请下来药物,由那唯一的医生看着,脸卫生站都不算。

这些都不是孟秦要操心的。

她如今要盯着早点把水井给挖好,忙得时候也有点嫌弃闹腾的元宵,从月亮那知道学校桌椅黑板到位,立马领着他们去报名。

马上十一月,报名就没那么严格。

正常七岁才给读一年级,现在五岁的元宵和月亮还是被老师勉强收下。

平底高楼起,最是让建筑者有成就感。

孟秦没盖高楼,可跟着把家属区折腾活,心里也是满满的满足感。

这期间秦则方忙得一次家都没回,她也乐得轻松。

等一切尘埃落定,办事处也拆分出去,除去四五街道,每个街道口占个院子,跟城里一样成立街道办。

原先的办事处,还成了总部。

孟秦被分到一街道办,还水涨船高成个小负责人,虽然手底下就领一个人,姓陶。

是住在她家后面的那一户户主爱人。

那是对老夫少妻组合,小陶和她同龄,都才二十四岁。

小陶爱人却比秦则方还要大,如今已经三十六岁,只登记时知道小陶爱人是二婚。

俩人度过最忙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临近年关。

小雪伴着风沙,下个像没下似的。

要孟秦说住这什么最不习惯?那自然是屋里没炕床。

木板床睡着是又硬又冷,好在怀里还抱俩孩子,即便是大冬天也跟小火球似的,成了天然暖宝宝。

睡到自然醒,窗外天色都还有点暗。

洗漱完准备早饭,喂完孩子送去学校,回来被郑佩佩拦在家门口。

她说:“刚刚来人把秦工的脏衣裳送回来,敲你家门没人,放我家了。”

郑佩佩把包裹找出来,拽时不小心解开绳,露出衣服里面裹着的东西。

是些营养品,组织特地安排给研究人员补充营养的。

郑佩佩羡慕,“秦工又省下来送回家,哪像我家那个。”

孟秦:“他是个宠孩子的。”

孟秦把衣服裹裹,抱怀里放回家。

“一起去拎水,现在洗完一晌午还能晒干。”

郑佩佩就靠着门口说话。

“说是明天来取,你要是有什么想带给秦工的,可别忘记收拾。”

孟秦想想,“昨天菜店通知,今天下午有牛肉,我打算熬两罐肉酱带过去,就馒头还是拌面都方便。”

“这个行,我一起去,买来你教教我,上次我家那口子蹭了秦工的酱菜,回来直夸你手艺好呢。”

“好呀。”

孟秦和小陶是一天一换坐班。

今天轮到小陶值班。

孟秦除去老伴送回来的衣服,还有俩孩子的。

特别是元宵,裤脚放下来一兜泥,人家坏衣服都是膝盖□□,她儿子坏屁股,倒不知道怎么磨的。

中午吃得简单。

剩得饼子配汤,孟秦见元宵月亮都吃得不多,提前说晚上准备擀面条吃,让他们放学别乱跑,早点回来。

喜得元宵平白多干半块饼子。

下午去菜店,就发现已经有人在排队,她拉着郑佩佩站过去,数着前头就八个人,轮到她时还能挑。

牛是散养的肉牛,成天跑着肉质紧实口感也好。

选了三斤牛腱子肉,油少筋多,炖软烂些吃着爽口。

还要了五斤牛油,这边素油也少,家里都有早就见底。秦则方不回来,先用牛油撑撑。

再加上如今天冷,牛油做锅子最香。

最后又包一半牛杂,所有内脏中,孟秦就爱吃牛杂,如今人没后世那么刁,黄喉、百叶、毛肚都属于牛杂。

孟秦喜滋滋地全要了,额外要得牛心牛肺。

孟秦买得欢,却实实在在震惊身后排队的那些人。

这七七八八足有一二十斤!

连郑佩佩都忍不住提醒。

“幸好这地方牛羊养得多,买牛羊肉一律都能用肉票,不像以前在城里,还得专门的副食品票才给卖。”

她咬着肉票,生怕孟秦一时激动,最后弄得不凑手。

孟秦对视上郑佩佩,只看到对方眼底的紧张和操心,怔愣后莞尔一笑。

“够得,秦工以前出差,家里习惯攒肉票,别看我拎得多,大半都是牛杂,这东西不要票也算个肉,能给孩子解馋。”

牛肉和板油,同牛杂一对比,确实被挤在篮筐的小角落里,看着不太起眼。

人生地不熟,孟秦很克制的不去吸引别人嫉妒。

她大方提了几样牛杂的做法,说话间给票付钱,谁都没注意她这一蓝子到底花多少。

郑佩佩家里都是臭小子,胃口大如牛,以前不是没尝试买便宜的牛杂来做。

“我家臭小子觉得不好吃,说不如肉汤里炖的烂土豆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