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零重生小夫妻 第123节(1 / 2)

加入书签

又想到孟秦那一句一句的指责,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秦则方在房间里都能听见。

他看向媳妇,“气成这样真没事?”

“你一个当姐夫的,那么关心小姨子干嘛。”

“……别胡说。”

“气气才好,让她看清楚现实,是我嫁给你,又不是她嫁给你。”

秦则方打量媳妇脸色,好像没那么生气。

当即敲定二十九这天的行程。

孟秦说得响亮,二十九那天还是等孟尤对象家来人,她跟着送嫁队伍出屯,半路才让老伴带她去县城,耽误不少时间。

县城设施自然哪哪都不如省城。

倒是赶上个大集,街头逛到街尾,手里拎一堆不顶吃不顶喝的小玩意。

晚上回去,刚进家门就听到隔壁院子里的吵闹声。

孟秦问老娘,才知道寡妇不算嫁过来,她有孩子要养,王家不愿意要孩子,她就把王民生给拽去她家住。

“外面现在都说,王家养这么大的儿子,白白入赘给寡妇了。”

第60章 小媳妇挡道

◎打!◎

孟秦离开前一天, 孟母纠结还让不让孟许跟着。

“这么大该相人家,之前想借你的光让孟许留下来,后来发现嫁城里也没什么好的、”

孟母碎碎念, “离得远不说,受什么委屈家里头都不知道, 她性子和你不一样。”

“这也是老四的意思?”

西间里,孟许突然冲出房间。

“娘,大姐和姐夫现在忙, 元宵月亮都没人照顾,我想……”

“你年纪还小,很多事都不知道。”

孟秦见老娘不断在劝,那就不是孟许想留下, 才找老娘来说的。

那就是,有人到跟前嚼舌头。

“娘。”

孟母对上大闺女那一双眼,总感觉心里头什么秘密都藏不住。

“行行行,我这不是害怕么,我这两天听人说丽娟嫁进城过得特别不好, 婆家不待见,生的儿子都送回娘家来照顾,老四蔫吧的样,到时候被人收拾都不敢讲。”

孟许一听这话,都不用大姐开口。

“王家之前才害得元宵月亮受惊, 怎么会这么好心让你知道丽娟过得不好。”

“不是王家人讲的, 是屯里其他人。”

“王家不枉往外传这消息, 谁能知道, 王婶最爱面子的人, 哪会愿意平白让人看自己笑话。”

“你意思……”

“没准就是故意的, 娘,姐夫跟王家的关系根本就不亲,你管别人那么多干嘛。”

母女两个争论,孟秦搂着月亮,视线从老娘身上转移到孟许身上。

听孟许这一番话,她肯定清楚自己心里要什么。

下午,孟母偷偷去串门,回来脸色有点不好看,却没再拦着孟许离开。

依旧是开车回去。

来时装着东西,回去也没少带。

孟母将家里收拾的干货给扎好口,还专门留条狍子后腿,山上陷阱抓得一些东西。

“之前家里靠你帮,别的东西给不起,这点山货你带回去改改口。”

孟秦瞅一眼,“要是想元宵和月亮,就进城来住几天。”

“哎。”

……

开年。

‘为四个现代化贡献青春’的大标语开始频繁出现。

孟秦回来上班后,终于迎来她担任入职培训负责人来,第一次集体大培训。

说忙很忙,琐事一堆。

说忙也不太忙,因为当初精简人员保留大半,如今缺人不多。

忙碌中,孟秦还要赶着开学去报名。

学校里的学生有些躁动。

孟秦竖起耳朵一听,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不少满心抱负的人动起心思。

这年头上学晚,中学大多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被广播一渲染,恨不得各个当场以身报国。

早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关于《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社论再次被翻出来,引发热议。

中学还能控制,那些高中应届生,最是激动。

回家一说,被亲爹亲娘给硬生生按下去念头。

听说郭主任大儿子就整闹着要下乡支援农村建设,愁得郭主任嘴角冒出两个燎泡。

孟秦原先不打算管,等发现郭主任状态开始影响工作时,受不了了。

她出个主意,堵不如疏。

不是想下乡建设?钢厂有合作的农场,丢过去锻炼几天。

郭主任觉得可行,扭头就去找人商量。

没几天,孟秦就发现郭主任主动安排人来帮她,事情分出去一半,整个人瞬间轻松不少。

轮到休息这天,一大早送老伴去上班后,领着孟许,陪元宵和月亮逛公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