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27节(1 / 4)

加入书签

第47章 厂长

“爱民, 你这会儿忙不?是我,杨兴云,我有点儿事找你。”杨兴云带着徐元他?们仨, 一块儿来到了技术科,他?可没打算跟技术员在那里磨磨唧唧地解释半天,直接去敲了技术科科长办公室的门。

“吱呀”一声,门从里面打开?了, 那人看了一眼跟在杨兴云身后的三张年轻面孔, 也没着急多说什么,冲着杨兴云道:

“待会儿我有事,得去找厂长一趟, 你有要紧事儿的话, 进?来坐着说吧。”

办公室里, 杨兴云坐着, 徐元三人则是站在他?的身后,好像门卫室的保卫员站岗似的, 这副架势,可真是越发?让人好奇了呢。

“小徐,给你们仨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厂技术科的科长张爱民同志, 他?可是念过大学的, 在工作上也是认真负责, 你们仨都还年轻,可要多多向他?学习, 为咱们厂多做贡献啊。”

杨兴云如是介绍道, 之所?以单把徐元点了出来,不过是想着, 这事儿是由徐元挑头的罢了。

虽然说,这是技术科的科长,管不到他?们财务科去,但是,徐元三人也并未怠慢、辜负自家科长的一片好意,连忙称呼着“张科长”问好,并介绍了自己。

“爱民,咱们厂不是一直都为着新产品的事情在发?愁吗?甚至还专门推出了面向全厂工人的奖励。

这不,今个儿一大早,我们财务科的这三位同志就找到我,说是他?们利用礼拜天休息时?间,研究了快半年,总算是弄出了点儿成果。

小徐,还不赶紧把你那个面包拿出来,让张科长尝一尝?”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杨兴云说得再是天花乱坠,也及不上一块儿面包摆在张爱民眼前的说服力强,而这,正是徐元当时?坚持着要弄出成品来的原因所?在。

徐元今早总共带来了两包、也就是八块儿面包,刚刚在财务科给杨兴云只是掰了一点儿,这会儿,解开?油纸上绑着的绳子,他?继续在那个缺了一角的面包上掰了一块儿,递给了张爱民。

“张科长,这个就是我们仨倒腾出来的面包,我们是专门搭了个面包窑来烘烤的,估摸着跟人家京市食品厂放在国际列车上卖的那种还是有区别?的,您尝一尝,也麻烦您给我们提点儿意见,好让我们继续完善改进?。”

徐元这话说得客气,张爱民却没理?会他?,只是将面包放进?了嘴巴里,有一下没一下地嚼着,细细品尝着这味道。

作为食品厂技术科的科长,想要研发?出更多新产品来,至少,张爱民得先知道其?他?地方的食品厂搞出了哪些花样。

京市食品厂生产的面包,他?是知道的,从面粉厂调来食品厂以后,为着能让厂子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他?还专门托人在国际列车上买了两个面包,从京市带了回来。

面包本身的价格虽然贵了点儿,但也有不少人是能够承受住的,只是,由于产量受限,它仅仅面向国际列车供应,这种稀缺性,才是许多人都没有听过这样产品的原因所?在。

那两个面包,一个,在厂里领导干部开?会的时?候,被他?掰成了好多块儿,分给了大家伙儿尝个味儿,另外一个,则是让科里的技术员们分着吃了,想着尝过之后,大概对于新产品才能更有想法?些。

没成想,合着那两个面包,还真是山猪吃了细糠、糟蹋了啊?技术科这么多人都没能研究出什么名堂来,却是让三个门外汉给弄出来了?

张爱民尝着味道,在心里跟自己吃过的面包做了个对比,有了结论以后,实在没忍住,暗骂了一声科里的那几个不中用的家伙。

小小的一块儿面包,硬是被他?嚼了快两分钟。

徐元他?们仨不好开?口,杨兴云却是没这个顾忌,见着张爱民不说话,有些沉不住气儿了,出声道:

“怎么样啊,爱民?他?们仨弄出来的面包算不算过关,你总得给个准话吧。

我可跟你说啊,他?们仨研究这个,花了将近半年的功夫,还专门写了个方案出来,我刚刚大致扫了一眼,还别?说,有模有样的。

人家这可算是帮你们技术科干活儿了,这要是确定咱们厂子能生产的话,你们可不能亏待了功臣。”

虽然,厂里的奖励跟杨兴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怎么说这也是他?财务科的人呐,都是自己人,为他?们多争取一点儿东西,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又不费什么功夫。

听到还有“方案”,张爱民眼睛一亮,冲着徐元伸手道:“方案呢?拿来看看!”

三人这小半年时?间的研究过程,自然是走过弯路的,以至于最原始的方案,早已被涂改得“面目全非”了,现在的这一版,还是徐元去供销社?专程买了个本子后,重新抄上去的。

徐元把本子递过去,张爱民翻开?来,随意挑了两页看了看,心里有数了,当下便道:

“这个方案,在我看来,是可以过关的,但是,关系到厂里的生产方向,这事儿最终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