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别墅穿八零 第396节(1 / 3)

加入书签

他们之前和胡余生一起出来讨生活的,也一起租在这里,帮着梁家干过两次活,也跟着胡余生去梁家吃过几次饭,所以都跟着胡余生喊的人。

“我听胡余生说张老伯打算卖这里的房子,这事你们知道吗?”苏舒走进去以后直接问。

“嫂子是要买房子吧?张老伯在这呢。”小伙子笑着说:“嫂子,这是张老伯两个月前就和我们说了,让我们有空去别处打听房子,他有卖房子的念头的时候就和我们打了招呼。”

苏舒这才笑了,点点头,随口又问,“对,我是打算买房子,老家亲人打算来农场发展。那你们房子有眉目了吗?打听到了吗?”

“没呢,白天忙活,晚上到处走走,但是最近农场房子不太好找,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小伙子挠挠头,“我们没固定工作,很多人不太愿意和我们合租。”

说来是难为情,那些人怕他们这些人是街溜子,也怕他们这些人手脚不干净,也怕他们工作不稳定,租个三两个月就不租了。

农场现在的房子不愁租,房主都会挑选租客。

而且这两年房租也越来越贵,也就张老伯他们人好,这些年也没涨过他们房租。

不过这些话他们没有和苏舒说,自家该愁的事犯不着让别人一起愁。

“嗯,你们先忙,我们一会儿再聊。”苏舒也知道这群年轻人的辛苦和为难之处,所以她一进来看大家还住在这里,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们知不知道房子要卖。

怕张老伯要卖房还舍不得租房的房租瞒着他们。

张老伯和他妻子之前没住在小河街,等他们搬回来的时候,苏舒一家已经去京市上学了,所以张老伯两夫妻和苏舒不如小河街别的邻居熟悉。

“老伯,您这房子您打算怎么卖?”梁振国问。

张老伯竖起一个手指,“都是小河街的邻居,我就不和你来虚的,最低一千二百块钱。”

梁振国朝着苏舒点点头,如今农场经济起来了,相对应的房租贵了,房子自然也卖得贵了。

张老伯这房子大,一千二百块钱确实不是虚喊的价格。

“成,那明天早上一早我们去办手续,我明天早上把钱准备好。”

对方爽快不喊价,苏舒也不和对方砍价直接应了下来。

“张老伯您和婶子这边卖了房子去了海市那边,要是那边能遇上合适的,就把钱拿去买房子,您二老有退休金,够您二老用了,倒是您儿子那边单位分的房子估计不大,您二老去了那,自己买一套住,以后您孙子大了,也不怕一套房子住不开,一转身总碰着自家人。“

苏舒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单位分房福利,目前而言农场绝对是全国数一数二好的地方。

除了农场,厂里单位分的房子也就三四十平方,厂里职位高一点的领导六七十平就算是不错的了。

张老伯儿子儿媳也只是普通职工,还混不上独栋房子或者三居室的那种福利房。

正在厨房做饭的张婶子走了出来,笑呵呵的应下。

“谢谢苏老师还能给我们两意见,你们读书多,见识广,年轻人总比我们懂得以后的发展,我们听你的。”张婶子热情邀请苏舒,“晚上一块吃饭?”

“婶子不觉得我多管闲事就好,您觉得有道理,到了海市就多打听房子的事,早点比晚买好,饭我们就不吃了,我姥姥他们做了饭呢。”苏舒摆摆手,人家愿意听,苏舒就愿意多说两句。

“我和小林他们几个聊一会儿,婶子您忙,不用管我们。”苏舒说着话就挽着梁振国的胳膊往小林他们几个那边走去。

小林他们在这边的厨房做饭,看到苏舒和梁振国进来,问了句,“嫂子你们坐,你们聊完了?”

苏舒和梁振国在院子谈买房的事,他们几个识趣的走了,没留在前头听。

“聊完了,说好了明天给钱然后去办手续。”苏舒结果椅子坐下。

小林有眼力见,一看苏舒坐下了就知道苏舒这是打算和他们聊一聊了,他转身去给苏舒倒水,还打算往里加快冰糖。

第723章 好点子

苏舒看见了,连忙喊住,“小林,白开水就行,怀着孕,要控制糖分摄入。”

小林不好意思笑了笑端着白开水过去。

“你们最近工作怎么样?好做吗?”苏舒接过水喝了两口才放到桌上去。

对于胡余生这些同村的年轻人,苏舒心里还是想多照顾一些。

她和梁振国刚搬来小河街的时候,是胡余生带着这些小年轻帮她忙上忙下干了那些脏活累活,平时他们回了老家,也会常给苏舒送一些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粮食和菜。

不说值钱与否,主要是这一份心意难得。

这些人这么些年了,也从来没有找过她和梁振国帮忙,都是一群实心眼又踏实勤劳的年轻人。

“嫂子,这些年我们日子比刚从村里出来好过的不知道多少,农场活很多,我们这些打零工的只要勤劳肯出力,不愁找不到活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