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80节(1 / 3)

加入书签

松鹤本是皇室宗亲,乃清平郡王赵广的之孙,他母亲出身低微,是艺馆里的歌姬,入府没几年便去了。

他母亲生前曾和世子妃争宠,她死后,世子妃将仇报复到年幼的松鹤他身上,郡王世子姬妾无数,儿女成群,哪里会注意到他。

赵攸宜遇到他的时候他被打的奄奄一息,浑身是伤,是从郡王府逃出来的。

赵攸宜救了他,带回宫里,女儿身边的人,赵恒自然要调查身份。

松鹤本名赵鹤,他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取自鹤啸九天之意,只是,她一死,这只鹤别说啸九天了,活着都是问题。

年幼的赵鹤听说自己要被送回去,立马跪下磕头,说愿留在公主身边伺候。

这倒是为难了,怎么说也是皇室子弟,郡王那边也不好说。毕竟是清平郡王府的骨血。

赵鹤求情,只要不让他回郡王府,便是为奴也心甘情愿。

赵鹤是皇家子嗣,赵恒自然不会让他为奴,看这孩子实在可怜,又加上攸宜求情。

正好,那时攸宜正在挑选护卫,便留他做了护卫。世子妃不同意,还好清平郡王还没有老糊涂,做主同意赵鹤进宫。

第1106章 多生事端

赵鹤因为之前一直被虐待,身体不好,和那些被选进来的护卫根本没法比,别说练武了,活着都是问题。

赵攸宜并没有放弃她,请了太医为他调理,说他命运多舛,只有一个鹤字只怕份量不够,便又加了个松字,意则先如松柏般坚韧不屈,再鹤啸九天。

从那之后,赵鹤的身体果真渐渐好了起来,这些年他勤加练武,拼尽全力也要留在长公主身边。

他的本名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松鹤。

他再不是当年人人可欺的九公子,而是长公主身边的护卫长松鹤。

长公主远嫁,他义无反顾跟随,京城已无牵挂,此生唯一的愿望便是保护长公主安好,而自己能为公主大业尽微薄之力。

他不觉得舍弃家族姓氏有什么遗憾,赵姓没有带给他任何荣誉,反倒尽是伤害,他喜欢松鹤这个名字,人一生能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已经无憾。

松鹤看了眼一片黑暗的帐篷,这才离开。

赵攸宜这一觉睡得极好,因为一路劳累,晨起比平日晚了些。

草原的清晨和宫里的确不同。劲爽的风,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眼望去,天地似连接在一处。

比起宫中的精致,这里粗犷且贫瘠,她要征服这片土地,便要适应这里的生活,热爱这里。

赵攸宜正用着早膳,那个呼延朔又来了,送来了他们草原的奶酪。

“告诉他,我们大齐的习俗,婚嫁前新郎新娘不宜见面,否则不吉。”赵攸宜让人收了他送来的东西,仍拒绝他的求见。

崔思如听完便知如何处理,笑道:“后日便是大婚典礼,为了王子和殿下将来百年好合,还望王子暂且忍耐。”

呼延朔没想到赵攸宜还是不见自己,不过,这位崔女官的话倒是让人无法拒绝。

若是他硬要见面,便是不顾礼仪,无永以为好的诚意。

呼延朔只得再次退下,只请崔女官将东西带到公主殿下面前。

大齐公主殿下乃天女下凡,只身一人震慑狼群之事便在草原传开了。

草原百姓,尤其是妇孺,最怕遇到的便是狼,更别说狼群了。

便是草原最勇猛的武士,遇到狼群想全身而退也不易,可长公主殿下一介女子竟能震慑狼群,一定不是凡人,长公主果然是草原的福星。

赵攸宜用箫声退狼群,的确是想让幕后之人畏惧,不敢再轻举妄动,毕竟,她初到草原,对这里不甚了解,而且,马上便是大婚之日,不易多生事端,但没想到效果比她想象中更好。

她倒是忘了,比起刀光剑影,这些民间神乎其神的传言更容易让人相信。

总之,接下来的两日十分安稳,赵攸宜足不出户,只等大婚那日到来。

而呼延朔每天都会亲自送东西过来,只是,并没有要求再见公主。

呼延朔看到崔女官掀帘进去时,风将帘子吹起,他隐约看到一片红色衣角,那抹红像是印在他的心上,在他心口不停的翻飞。

圣元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三,呼延朔继任契丹王,娶大齐长公主为大阏氏。

第1107章 良辰美景

号角长鸣,百乐齐响。

这是百年来草原最盛大的婚礼。

赵攸宜的鸾驾从自己的帐篷驶出,有大婚使导路,随行提灯的、捧盂的、执杖的、撑伞的,手捧花盆的宫婢……一路浩浩荡荡地往大婚之地而行。

沿路皆挂彩带,红毯铺地,一切细节都彰显着呼延王室的诚意。

呼延朔早早在等着公主车驾到来,亲自扶她下车,赵攸宜戴着赤金红宝石凤冠,一袭大红色凤袍,长长拖曳在红毯上,衬的她本就绝色的容颜更加倾国倾城。

呼延朔看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