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74节(1 / 2)

加入书签

便是太子殿下如今未还俗,还不能圆房,可只要殿下心里有娘娘,那便是迟早的事。

……

因为东宫只有一个良娣,赵承宣便带了苏婉茵一人去凤阙殿请安。

赵承宣一向惜字如金,便是面对父母也没有多少话说,重复的最多的便是,是,儿臣遵命诸如此类。

乃至陆瑶刚说完让他过了上元节再回寺里时,赵承仁已经模仿着太子的语气道:“是,母后,儿臣遵旨。”

赵承仁这话逗得攸宁笑得厉害,方承启也忍不住笑,二哥果不愧是替大家长了一张嘴。

这话大抵除了太子哥,所有人都喜欢吧。

毕竟,自大哥出家便极少在宫中待,今年又格外不同,长姐也不在。

只怕长姐此时还未到契丹,也不知在哪个驿站休息。

赵承宣放下筷子,正要推辞,只听赵承仁又道:“太子哥就多在宫中留几日吧,如今过年的人越来越少,越发不热闹了。”

以前多好啊,小舅舅带着他们一起放爆竹,长姐带着他们几个守岁。

如今,小舅舅不在了,长姐远嫁了。

赵承仁话一落,所有人都看向太子。

这所有人自然也包括苏婉茵。

自成婚到现在,她就见过太子殿下两次,一次是成婚那晚,一次是昨晚,哦,不对,算上现在的话是三次。

她私心自然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多在东宫待些时日。

可这话她不敢说。

如今有人替她说了,她心里自然高兴,盼着殿下能答应。

“是,儿臣遵旨。”

这便是应下了。

赵恒看向自家二傻子,觉得这孩子也不是完全傻啊,还是有些用处的。

都说谁带的像谁,老二平日里跟着他小舅舅最多,以前两个傻子在一起多快乐,跟对活宝似的。

如今……

赵恒又想起了自己那个短命的小舅子。

承仁说的没错,比起往年,今年的确是不热闹。

可怎么热闹得起来。

自小舅子没了,岳母便病倒在榻,太医去了几次,都说心病尚需心药医。

窈窈因为攸宜出嫁,母亲病倒,人也憔悴的瘦了不少。

今年这个新年啊,高兴不起来。

往年都是攸宜带着弟弟妹妹来请安的,那些祝福语说得叫一个好,让人听了心情就好。

今年是太子这个闷葫芦带着弟弟妹妹请安。

他不说阿弥陀佛就善哉善哉了,还指望他说别的不成?

苏婉茵照顾攸宁的确是用心,哪些是太油腻不利消化,哪些是太甜腻的不能多吃,她都记得。

这些陆瑶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今年冬日她有些忙,攸宁全靠她照顾的好,今年才能健健康康的。

人的感情都是慢慢相处起来的,她对这孩子也是感激的。

今年京中各府除了给东宫送年礼还有不少官员内眷给苏婉茵送了礼物。

送礼倒没什么不妥,但礼物本身超过了仪制那就不妥了。

尤其,苏婉茵在京中没有任何依仗,有些事对她来说是祸非福。

虽说东宫没有太子妃,但良娣只是良娣,不能越矩。

苏婉茵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却处理的极为妥当。

她让绿枝请来了东宫管事,说,想必是因为她是东宫唯一女眷,这些礼物便送错地方了。让管事暂且收入库房记录在册,请示太子如何回礼,这样待日后太子妃入主东宫,也能依此礼单回礼。

管事自是太子心腹,可再是心腹也是奴才,良娣虽是妾,却也是主子。

苏婉茵不卑不亢,既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份例推了出去,又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全了彼此的颜面。

她这些话自然不是说给管事听的,是让管事传话的。

该她的份例她收着,不该她的,她一分不拿。

当晚,绿枝便将此事告诉她了。

她当时告诉绿枝,以后好好伺候苏婉茵,她便是她的主子,不必事事向她汇报了。

而陆瑶也更高看苏婉茵一眼,愿意给她体面,这么聪明的孩子,福气在后头呢。

第1094章 一举一动

家宴后,三兄弟被皇上叫走了,因为太子走时没有留话,苏婉茵也不好直接走。

陆瑶自看出苏婉茵有些局促,若是攸宁在还好些,可这会儿攸宁午睡去了。

“婉茵!”陆瑶没有叫她苏良娣,而是叫她的名字。

“娘娘!”苏婉茵是妾,不能称皇后为母后,否则便是僭越。

“别拘束,坐下。”陆瑶十分和气。

“是!”

“今年是不是第一次在外过新年,可有想家?”陆瑶道。

苏婉茵犹豫了下,这才点了点头:“臣妾自幼丧母,家中还有个弟弟,爹爹事多,弟弟是由臣妾看着长大的,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