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48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会儿是又冷又饿,回府途经一家汤饼铺子,便打算先吃点东西。

自皇上继位,崇尚简约,反对铺张浪费,且以身作则。

如今京中世家也是纷纷效仿,更别说他们这种家底不厚,清流出身的官宦之家,回去府中也没吃的。

刚进汤馆便看到一熟人,孙弘文连忙行礼:“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

魏铭虽然没有大孙弘文几岁,但在学问上是泰斗的地位,绝非他能比。

魏铭在国子监任祭酒时,他还在国子监读书,自然要称老师。

“易之这是刚下衙门?”魏铭唤的是孙弘文的字。

“正是!”孙弘文身上还穿着官袍,又冷又饿,冻的脸都青白了:“老师怎么也这么晚?”

“我刚从宫里出来。”太上皇宣他进宫商量安排皇族族学之事。

太上皇一向看重魏铭,再加上他曾是国子监祭酒,皇家要加强族学,自然找他商议最好。

孙弘文听完点头:“原来如此,老师巧思,学生佩服。”

魏铭谦虚道:“此法是皇上想出的,我不过照吩咐办事。”

孙弘文附和:“皇上圣明,我听说老师婚期已定,学生厚着脸皮,到时要向老师讨杯喜酒喝。”

魏铭笑笑:“易之能去,我自然是高兴。”

“不止我,惟城和怀瑾他们几个也是要去的,老师婚期是哪日?”老师的终生大事好不容易定下他们自然是高兴的。

“钦天监定在了明年二月十六!”魏铭道。

如今已经马上初冬,钦天监说年底没什么好日子,再则,日子匆忙,来不及准备,便定在明年春日。

魏家已经许多年没有这样的喜事,是要好好准备,否则,太委屈她了。

“还有三个多月,时间还算充裕,老师若是有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孙弘文十分真诚。

魏铭倒过谢,这才随意问:“顺天府可是又有大案子,怎么忙到现在?”

孙弘文重重叹了口气:“别提了。”

便把自家老爹太过得瑟,带着大理寺的人在醉仙楼小聚惹了岳父大人嫉妒这事说了。

虽然老话说子不言父过,但大理寺这作风实在是……有点张狂,用岳父大人的话说就是土匪作风,爆发户嘴脸。

据可靠消息,这传统是皇上在大理寺时有的,谁也不敢说什么,当然这个传统,别的衙门是没有的。

魏铭眼中泛起了一抹笑意,原来如此。

他倒是也听说过一些传言,但无伤大雅,比起大理寺做的实事,这些不算什么。

“其实同僚小聚有利增进同僚感情,便于合作,是好事。”魏铭这话是顾左右而言他了。

他自然不能说大理寺有何不妥,但这个福利可以不止大理寺有。

有些话,点到即止,不好说破。

魏铭的汤饼是带走的,不好耽搁太久,便没有继续聊下去。

魏铭走后,孙弘文一边吃,一边想魏铭刚才那句话。

以他对老师的了解,老师是不会无的放矢的。

什么意思呢?

孙弘文忽然筷子一顿,顿悟了,顺天府完全可以效仿大理寺的做法啊。

其实,好的制度大家要互相学习嘛,有助于提高衙门办案效率。

不行,他要好好向父亲大人取取经,孙弘文胡乱塞了几口就不吃了。

连外面的冷风都不觉得冷了,热血沸腾的很。

第1054章 天生酒窝

赵恒前几日忙于御庄的案子,如今御庄的事情得以圆满解决,以为可以松口气,谁知还是忙忙碌碌,自从当了这个皇帝,真的是片刻也不得闲。

不过,倒是也有一桩乐事,二皇子承仁的百日宴马上到了。

南疆又传来好消息,南疆王花费四年时间,终于平定了南疆近二十年的内部动乱,王室正统登位,南疆百姓臣服。

如今四境皆平,可谓双喜。再加上宫里许久没有这般热闹,太上皇亲自做主,大办二皇子百日宴。

自赵恒继位,崇尚节俭,除了重要节日极少准备宫宴,不知道的,还以为大齐皇室穷疯了呢。

这次御庄的事,真的是太丢皇室脸面,必须借一个机会,为皇室正名,二皇子承仁的百日宴就十分合适。

二皇子是今日的主角,赵恒和陆瑶带着儿子现身。他笑眯眯的亲自抱着儿子在怀里。

攸宜乖巧的站在父皇身边,皇家帝姬的高贵气势展露无遗。

陆瑶身边是才两岁多的太子,十分的稳重,小小年纪就十分有太子的范儿。

赵承仁和哥哥姐姐性子都不像,是个爱笑的,别人稍微一逗就咯咯笑个不停。

虽然才三个多月,可眉眼如画,如雪如玉。

今日他穿了身红色的衣裳,颈上套了个金项圈,十分喜庆。双目滴溜溜的跟着人转,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可爱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