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44节(2 / 3)

加入书签

人,他站在了当今皇上的对立面。

这样,即便是他娶了陆瑾,那也不是皇上皇后任何一派系之人。

而陆家内部势力也不再是一个方向,魏铭做了太子师,那陆玉庭这个太师就没用了,隔绝了太子和陆家人来往。

为了娶平宁侯家的小丫头,竟然示好他这个将死的老头子,也是煞费苦心了。

果然是阁老那个老狐狸的孙子啊,虽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这番话和这番决心,实在是合他的心意。

说实话,他着实是见不得皇后如此霸权,陆家如日中天,他实难心安。

魏铭求娶陆瑾那一刻,他本是起了杀意,不过他另僻蹊径倒让他觉得留着那丫头也不是不可。

第1048章 始乱终弃

皇上他现在是管不了了,那是个不争气的东西,已经没救了,如今重要的是不能让太子和陆家走的太近了。

大齐的江山还等着他来继承,若能成就他千古一帝,他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魏铭是可信的,他从小就是睿王伴读,可魏家没有站队睿王,始终保持中立。

如今主动提出要为太子师,为太子保驾护航,也必然会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留在太子身边他放心。

至于陆家的小丫头,他要娶,就让他娶吧。

“子安啊,朕并非无情之人,只是,你是做大事之人,朕对你寄予厚望,如今朝中局势想必你也清楚,莫要沉醉温柔乡,让朕失望。”

魏铭立马拱手道:“臣一定好好辅佐太子,不辜负太上皇圣恩。”

太上皇点点头:“你的婚事朕准了,待准备完婚事,太子的课业就交给你了。”

“是!”

皇上赐婚的旨意还未宣,倒是太上皇的旨意先一步到了。

陆伯山对此颇有微词,太上皇是太闲了吗,改行做冰人得了,左一道赐婚,右一道赐婚,他陆家的女儿被都他嫁出去了。

陆伯山气归气,说实话,对魏铭还是很满意的。毕竟陆家最缺的就是这样的读书人。

当年,硬下心肠对他说那些话也是很不忍的,但当年瑾儿年纪还小,哪里晓得什么男女之情。

他怕她像之前喜欢过的猫儿,狗儿,鸟儿似的,没喜欢多久就丢一边了。

魏铭可不同,他是大齐的文曲星,若是被丢一边儿,始乱终弃,那些文人骚客的笔杆子能让瑾儿‘流芳千古’,那可不行。

所以,他这个当爹的必须得防患于未然啊。

谁能想到这丫头在喜欢魏铭这件事上倒是十分坚持。

陆家人对于这婚事满意是挺满意,但就是对于太上皇下旨这事有点琢磨不透。

虽然陆伯山也曾是太上皇宠臣,但如今两人的关系,只能说一言难尽了。

说实话,以如今的朝堂局势来看,太上皇不可能这么好心。

有点看不透了。

魏铭在早朝时提出辞去国子监祭酒一职,立刻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国子监祭酒不过四品官职,也不参与朝堂政事,但这个位置却不是谁都能坐的。

首先学问好自是不必说,再者,洁身自好,品德高尚。

魏铭的学问在大齐无人能及,便是翰林院那些老翰林也比不过他。

这些年孑然一人,洁身自好,不近女色,就差拿个木鱼就能念经了。

而且自魏铭接任国子监祭酒,很好的压住了之前那些官宦子弟的歪风邪气,比如出入青楼教坊那些地方。

教出的学生都是如松如柏,品格高洁,德才兼备。

这些年被六部破格录取的学生能力出众就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品德高尚,可堪表率魏铭也当得起。

这样的世不可出的人才,如今辞职不做了,伤了多少人的心啊。

凡七品以上官员子弟皆有资格报考国子监,朝堂上这么多官员,谁敢说自己的儿子,孙子日后不进国子监呢?

国子监少了这么个好老师,怎么办?大家心都很慌啊。

正在这时,常贵公公到了:“皇上,太上皇旨意。”

众臣又是一惊,这什么意思,太上皇这些年专注保媒拉纤,已经许久不问朝堂事了,怎么突然下旨意了。

陆玉庭倒是十分淡定,太上皇的最惯常的手段便是搅起一团浑水,然后坐山观虎斗。

陆玉庭看了眼自己那位芝兰玉树还未过门的新鲜妹夫,只怕和他有关。

那道赐婚诏书只怕也并非太上皇心血来潮。

太上皇的旨意,群臣下跪接旨,赵恒不用跪,但也要起身相迎。

常贵有点心虚,说实话,这旨意有点烫嘴,皇上这是公然打陆家,打太师的脸呢。

可他也没办法,太上皇的旨意,且太上皇要在早朝宣布,就是要当众打脸的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铭天惠聪颖,旷世奇才,自接任国子监祭酒为大齐朝堂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无数,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