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16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恒为此十分得意,炫耀了好几日。

甚至为了让人看那双肖似他的眼睛不惜把睡着的小公主吵醒。

也就小公主性子好,若换了别的,那不得哭的天翻地覆。

夏末的时候,平宁侯回京,十二节度使兵力尽归朝廷,大齐的兵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赵恒完成了他计划中的一大步。

秋初,陆玉庭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已经打通了通往西域之路,越来越多小国归顺,同意设特使馆和大齐互通贸易。

他相信,百姓安居乐业,不用受战争疾苦,天下太平之日很快就要到了。

圣元二年冬,南疆申屠家族暴动,杀了驻守将领耿将军,南疆边界血流成河。

十多年前大齐虽然靠武力征服了南疆,但这些年,大齐出钱出力,南疆百姓仍不知感恩,四处暴动不断,朝廷是出力不讨好。

不过,像申屠这样大型的暴动却是第一次。

毕竟,申屠家族在南疆也是名门望族。

顾昭华要领兵出战,立刻有大臣反对,十几年前大齐已经出兵过南疆,可见靠武力没用,以暴制暴并非良策。

而陆玉庭出使西域,采取怀柔政策,以夷制夷,反倒让这些小国心悦诚服,纷纷投诚。

甚至派了自家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来大齐学习,可见此法有效。

以常大人为首的大臣纷纷提出朝廷可用此法。

而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十三公主的遗孤,他们是南疆王室出身,由他们回南疆解决此暴乱主持大局,名正言顺。

如此不用费一兵一卒便可解决问题,朝臣们自然是纷纷附和。

甚至这次连孙天得,宋轶,平宁侯亦赞同。

第1006章 步步相护

赵恒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群臣齐齐下跪:“臣等请皇上恩准。”

赵恒在一片奏请声中起身退朝,孙不二喊了句退朝,然后跟在皇上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

陆伯山和陆季山并排走着,如今他们兄弟二人,一人是立功无数的王爷,一人进了内阁,又是后族,陆家锋芒太露,易招是非,更是不能行错踏错一步。

当初十三公主的两个孩子是陆伯山所救,为此,曾丢了陆家的侯爵,如今南疆战乱再起,朝中武将本就凋零,顾将军不在京中,顾小将年轻气盛,若要平乱,陆伯山将会是不二人选。

陆家功高,若再立功,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

于家国,亦或陆家,南疆世子、公主回归南疆都已是必然。

这也是为何陆伯山同意常大人提议的原因。

“大哥,娘娘同夏竹姑娘一同长大,只怕难以接受。”陆季山道。

“娘娘深明大义,她会明白的。”陆伯山感慨道。

当年,他救下十三公主的两个孩子,如今又要让他们去面对那些危险,也不知是对是错。

……

陆瑶听到这个消息,手中哄小公主玩的拨浪鼓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站在一旁的夏竹噗通跪下:“奴婢不要做什么南疆公主,奴婢要伺候娘娘一辈子。”

陆瑶伸手扶起夏竹:“你先起来。”

夏竹一边摇头,一边流眼泪:“陆家对奴婢兄妹恩同再造,娘娘对奴婢推心置腹,奴婢不要离开娘娘。”

夏竹一路陪着陆瑶从楚王妃,太子妃,再到如今的后宫之主,虽然依旧心直口快,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小丫头了。

皇上虽然还未同意群臣建议,但她知道这是迟早的事。

免百姓于战祸,免将士于刀戈,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我亦不想你离开,在我心中你和我亲妹妹无异。”她本是想问一问青鸾的意思,等明年就为他二人操办婚事的。

“小姐……”夏竹哭的厉害,不自觉恢复了旧时称呼。

“我会想办法,我会想办法……”陆瑶重复着这句话,但她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比这个最好的办法。

三哥当初提出的以夷制夷,朝堂上有不少人反对,赵恒在朝堂上力排众议,鼎力支持。

当年不少大臣说皇上因为陆玉庭是他师弟的关系偏私纵容。

若此时在南疆这件事上反对,那便是坐视了偏私,少不得会有御史以此事弹劾皇上任人唯亲。

于公,这的确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可人都有七情六欲,于私,她舍不得夏竹离开。

夏竹回到房间时哥哥陆青在她房间坐着,显然已经坐了有一会儿。

“哥,”夏竹一开口眼泪又流出来了:“我讨厌这个身份,南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在大齐长大的,我是大齐人,我就只想做夏竹,只想留在小姐身边。”

陆青看着妹妹过了许久才道:“朝中大已联名上书皇上,莫让娘娘为此事为难,陆家对我兄妹有再造之恩,如今是我们该为陆家做些什么的时候了,但愿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成为娘娘的助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