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36节(2 / 3)

加入书签

,大齐无人比得上魏铭,论功绩,他发现黑水矿,也算有功社稷,便是进内阁也够格。

他的确是耀眼的,可正是因为耀眼,让他进内阁反倒成为活靶子,太子若真的看重他,日后要重用他,国子监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如此,他便能建立自己的人脉,日后国子监的学生入朝堂,谁不要尊魏铭一句老师。

“国子监?那里有常祭酒,虽说魏铭学识不差,常祭酒可是他的老师。”魏铭状元郎出身,在翰林院也熬了几年,做个教书先生太大材小用了。

曾江不说话,就静静的瞧着父亲大人,曾大人被儿子看的不自然,有点恼羞成怒道:“你有话就说,瞪着我作甚?”

曾江这才道:“父亲觉得冯大人那个位置谁坐合适?”

曾大人今晚就是来和儿子说这事的,冯曦晨内阁首辅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了,曾大人想到差点和冯家结亲就直冒冷汗,生怕太子若是知晓了被迁怒。

“朝中有资历的就那么几位,严明舟入京太晚,刘御史不够圆滑,树敌太多,也不合适。”

“宋,孙两位大人是太子的人,若太子一上位就安排自己人,让人看着难免有失公允。”

“陆玉庭不在京中,再说他是平宁侯世子,又是驸马,内阁不会选掌兵的世家,这就排除了。”

曾大人像是想到什么:“你莫不是认为太子会点我吧?”说完后直接摇头:“绝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曾江看父亲大人还算有自知之明,那句打击他的话就不说了,点了点头:“父亲分析的很是。”

曾大人白了儿子一眼:“照你说,谁有资格进内阁。”

曾江这次倒也没卖关子:“父亲觉得常祭酒如何?”

曾江说完,曾大人豁然开朗,对呀,怎么就忘记常祭酒呢。

常祭酒是先太子之师,当年若不是因为先太子的身份要避嫌,按他的资历,早就该进内阁了。

后来先太子薨逝,常祭酒这才进了国子监,常祭酒这时候进内阁,任谁也不会说什么。

学识,资历,这些年在国子监经营的人脉,谁家没个儿子在国子监读书?便是自家这个冷面无情的臭小子也要尊常祭酒一声老师。

第878章 和平相处

曾江看着父亲的表情道:“父亲猜的没错,常祭酒很快就会进内阁,时辰不早,儿子送父亲回院休息。”

曾大人点了点头,父子俩一前一后出了院子,待回到院子,曾江转身离去,曾大人方才想起,他今日去的目的。

气的扶额,被他三两句糊弄的正事都忘了。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他先前总和陆玉庭不对付,太子继位,陆玉庭可是皇上的师兄,若闹的太过,只怕皇上容不下他。

他这个儿子打小就是个不择手段的黑心肝,面上不显,心里最是爱记仇,就怕他背地里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惹未来皇上不快。

曾大人气的不行,大呼上当,下次逮到他又不知什么时候。

谁能想到他这个亲爹想见儿子还要到早朝,他虽说是侍郎,可比他一个尚书都忙,又在皇上面前得脸,经常被皇上留下商议政事,他总不能和皇上抢人。

如今,新皇继位,他怕他这个前任皇上宠臣被新皇看不过眼啊。

儿子受欺负了当父母的心疼,可自家这个黑心肝是个不肯吃亏的,就这性子……

唉!

曾江踏着月色回了自己院子,他当然知道父亲担心什么,不过,父亲的担心有点多余。

太子为云,顾两家平反便知是个胸中有丘壑,目光长远的,绝不会因为那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迁怒他。

太子继位,正是用人之际,为了稳定朝纲,应不会大刀阔斧的整改六部,冯曦晨的首辅肯定保不住,但三两年内应是不会出内阁,毕竟,他还是吏部尚书。

魏阁老门生遍布,便是看在魏阁老的面上,太子都会留些颜面给冯家。

倒是他的终身大事家里竟是没人着急,再过半年,魏荣孝期便过,可以议嫁了,他要不要提醒一下娘?

今日他的确是去了魏家,可惜,并未见到魏荣,因为祭祖的事情忙前忙后,说来也大半个月未见过她了,谁知竟是个心硬的,他在魏家愣是坐到快月上中天都没见到她。

要不是那肖从安实在不胜酒力,喝的昏睡过去,他还能多等一时半刻。

可见,魏铭回京也不完全是好事,这才刚开始呢。

……

皇上退位诏书下的突然,第二日早朝龙椅上突然换了人,大臣们一时间还有些不大习惯。

赵恒道:“孤尚未行登基大典,诸位臣工在大典前仍延续旧称,以示对皇上敬重。”

说完让人搬了椅子,放在龙椅下首的位置,这才坐下。

大臣齐声道:“太子殿下仁孝,实乃我等典范。”

本以为朝堂要掀起轩然大波,但静悄悄的,比平日里还提早了近一个时辰散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