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489节(2 / 3)

加入书签

八品县丞,这时候突然升了官,且不偏不倚的被调到了焦县,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那粥棚……”焦县没有收到赈灾粮,官府如何设的粥棚?

“那是新任的知县大人用自己的俸禄买的米。”可惜杯水车薪,衙门里的人看不过去,便也凑了份银子,大雪天连衙门都放了假,可粥棚却不能停,所以那些小吏才骂骂咧咧,甚至对灾民动了手。

第650章 不敢劳驾

他们那日回来后,青鸾又出去了一趟,借机和那几个小吏套上了近乎,那小吏不断诉苦。

不过,他们也说了,知县大人还亲自在城东派粥呢,没办法,衙门人手不够,只能自己上了。

“若果真如此,这位知县大人倒是位难得的好官!”陆瑶点头,常言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廖知县能在这时如此绝非一般人可比。

赵恒手指敲着桌子,若有所思:“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会一会这位廖知县。”

“若按那小吏所说,他每日都在城东派粥,想要见到他也不难。”

赵恒第二日用过了早膳便要出门,陆瑶没有跟着一起,外面未融化的雪结了冰,路不好走,她跟着,反倒耽误事。

“你自己小心些,你放心,我不会出门,就在客栈!”陆瑶叮嘱道。

赵恒摸了摸陆瑶的脸:“我不过是去见一见廖知县,你莫担心,说不定中午便能回来。”

赵恒离开后,陆瑶在房里将衣物整理了一遍。

夏竹进来时,陆瑶正把赵恒的斗篷抖平了,挂在架子上。

“小姐,京中来信!”夏竹将信递给陆瑶。

陆瑶打开,不知看到什么,捏在纸上的手指用了些力气,信纸都被捏出了褶皱。

夏竹看陆瑶脸色不对,忙道:“小姐,可是出了什么事?”

陆瑶收好信纸:“都是些朝中的烦心事。”

“朝中的事自有殿下,小姐别太烦心了。”夏竹最见不得小姐不高兴了。

“好了,我知道,今日早上的汤有些咸了,你去借客栈的厨房做些糕点。”陆瑶笑道。

“奴婢做的最好的是绿豆糕,不若做绿豆糕如何?”夏竹一听陆瑶想吃糕点,乐开了花,总算能帮小姐做点事了。

“好,那便做绿豆糕。”

待夏竹欢天喜地的出去,房间才恢复了安静。

陆瑶展开信又看了一遍,皇上为赵恒挑选两个良娣,兵部尚书的女儿她倒是能理解皇上的用意,兵部尚书是皇上的人,可韩家……

这个韩柏铭跟随爹爹下江南时还是户部一个主簿,爹爹落难时,他并未受牵连,税银案水落石出,皇上封赏时,他受封提拔为户部侍郎。

不久,韩穗便被封景王侧妃,景王出事后,就连嫣姐姐和赵穆解除婚约都是她求了赵恒,皇上念在周太傅是他授业之师的份上才取消了嫣姐姐和赵穆的婚约。

可韩家不止未受牵连,连韩穗也轻轻松松从景王侧妃变成了太子良娣,如此,这韩家还真是不简单。

陆瑶嚯的一下从椅子上起来,难道……韩柏铭是皇上的人。

从一开始皇上就知道爹爹是冤枉的,却依然让爹爹入狱,事态就此恶化下去崔家,陆家,景王,睿王都因为此事束缚其中,而皇上坐收渔翁之利。

陆瑶捏着信,脸色顿时变得更不好看,皇上可真是好算计,如今又把韩穗封为良娣,是为了监视太子还是制衡她?京中只怕要更不平静了。

京城

“公子,韩良娣,上官良娣已经入了太子府。”风无名汇报道。

“皇上倒是心急!”陆玉庭唇边的笑意带着些嘲讽。

皇上给太子选良娣这事之前倒是未露过半点风头,这么急就送入东宫,还真是一点都等不及。

“皇上还给两位良娣各配了一个管事嬷嬷,四个宫女,两个内侍。”

虽说都是几个奴婢也算不得什么,可良娣到底是妾,这样重视打的就是太子妃的脸,或者说是陆家的脸。

看来,皇上对伯父和他没有派人去请太子这事是耿耿于怀。

“要不要派人……”风无名提议道。

“太子不在府中,她们两个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翻不出浪来,对了,叶嬷嬷伺候过太后一向最守规矩,太子妃不在,东宫的后宅就要多麻烦她老人家上上心了。”

陆玉庭写完了一幅字,把笔收好,拿起旁边的帕子擦了擦手。

风无名不懂陆玉庭这话何意,什么规矩?不过陆玉庭也没指望他懂:“想办法将此话传给常嬷嬷便是。”

“是!”

内宅折腾人的手段多了去,皇上不是也看重规矩吗,主母虽不在,但妾室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

皇上想让陆家人难受,那他就先让他的人体会体会什么叫哑巴吃黄连。

那叶嬷嬷可也是皇上派去太子府帮着太子妃打理内宅的。

“还有事吗?”陆玉庭看风无名不走,开口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