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446节(2 / 2)

加入书签

被老头子猜疑,倒不如出京轰轰烈烈的为百姓干些大事。

去年山东水患,湖山地动,河南蝗灾,江南虽富庶,但官员十个九个贪,边疆也不安生,大齐积弊已久,高居庙堂而不知百姓疾苦,不堪为君也。

多年师兄弟,陆玉庭是最早猜到赵恒想法的,所以,今日赵恒宣布这个消息时他一点也不意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局外,站在高处,方能一览全局。

赵恒走后,陆玉庭和陆伯山又在书房说了好一会儿话。

如今陆家军早已不若当年盛世,但军魂尚在,如今军中虽有许嘉,可许嘉勇猛有余,少了些谋略,他一个人担不起重任,必须有人把控全局。

而陆伯山受伤未愈,能信任,且有能力的只有侄子陆玉庭。

这次皇上没有将小儿封为世子,其实也正合他心意。

他本就要为玉庭请封世子,当年,若不是……这一切本该是他的。

别说世子,就是这平宁侯他也不在乎,他的志向不在这宅院的方寸之地。

可陆家的担子,他要担起来。

秋日的清晨,带着凉意,陆瑶穿着红色披风,头发只梳了寻常发髻,十分简单。

她今日便要出京,只带了夏竹一个随行丫头,秋霜和冬雪哭的眼睛都肿了,想要一起跟着,可这次是简装出行,不能带太多人,她们不会骑马也不会功夫,只会拖累小姐。

常嬷嬷和叶嬷嬷也十分不舍,太子就算了,那是上过战场的,可太子妃跟一朵娇花似的,这出去哪里有外面舒服,而且……

小公子满月那日常嬷嬷也回去了,比陆瑶晚回府了些,陆夫人交代了不少体己话给常嬷嬷让常嬷嬷告诉陆瑶。

该说的话常嬷嬷都说了,小姐聪慧知道轻重。

常嬷嬷和叶嬷嬷相视一眼,什么话都不能说。

赵恒这段时间经常日都不上朝,大家都见怪不惊。

而且,他不上朝,皇上也能松口气,这代表朝中无大事。

顾昭华知道赵恒今日离京,快马从城防营赶去了城门。

“哥!”顾昭华看到赵恒的马车大声喊道。

马车停下,顾昭华追了上去,赵恒从马车中下来,顾昭华一下抱住赵恒:“哥,你真的要走?”马上就是太子大典,要授太子印了。

赵恒点头:“民间疾苦,我总不能做一个糊涂太子!”

“我想跟你一起走!”但顾昭华自己说这话都没什么底气。

五哥不是从前的五哥,他也不是从前的顾昭华,他们身上都有要背的责任。

就像五哥不能置天下百姓不顾,他也不能丢下顾家不管。

“傻话,顾家需要你,京中防护离不开你,以后有事找陆玉庭,他会帮你!”赵恒拍拍顾昭华的肩膀。

“我舍不得离开你!”顾昭华眼眶都红了,可眼泪到底没有流出来。

以前总盼着长大,总觉得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可长大了才发现,成人的世界都是悲伤。

长大了首先面对的就是一次次的生离死别。

第584章 一路顺风

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树叶飘飘洒洒从树上落下,也似在诉说着不舍。

顾昭华站定身子,看着赵恒:“五哥放心,我定把京城守的好好的,不给你丢脸,也不给我娘丢脸!”

赵恒深邃的眼底,慢慢的漾起一丝笑容:“我知道!”

“五哥,五嫂,一路顺风!”顾昭华朝二人拱手后翻身上马。

顾昭华是从练武场出来的,一身的戎装,格外英气。

赵恒从顾昭华身上看到了大齐的希望,大齐的好男儿,正该是如此模样。

顾昭华调转方向,驾的一声打马离开。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人生的路总要自己走。

五哥是,他也是。

寒露茫茫,前路漫漫,人心叵测,唯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