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390节(1 / 2)

加入书签

“磨墨!”

赵恒嬉皮笑脸:“父皇这是觉得儿臣的说法可行?磨墨这种小事交给儿臣就好,儿臣最会磨墨了!”

常贵哪敢和太子抢,太子都说了他最会磨墨,难道他比太子还会?

皇上哼了一声,由着赵恒去了,磨完了墨,赵恒又把笔双手递到皇上面前:“父皇,您请!”

皇上被他弄的没脾气了,摇了摇头,自己立的太子,难不成真废了,这才一天呢。

皇上很快写完,虽和赵恒说的不同,但大概就是那个意思了,给足了陈安面子。

按说,一介平民能被如此高看,那也是祖坟冒了青烟。

当然,这都是托陆瑶的福,真真应了那句话,朝中有人好办事。

赵恒拿着圣旨高高兴兴的出了宫,走时还不忘交代让皇上把寒瓜吃了,刚从地里摘的,正新鲜。

“办妥了!”赵恒显摆似的把圣旨放在陆瑶面前。

陆瑶打开看了眼:“父皇居然同意了?”

“不然有什么办法,人穷志短呗,方通被折腾成这样朝廷有责任,再说,方通可不止在大齐有铺面,北疆,东瀛,包括契丹,若方通经营的好,便是拿捏了他们的命门,父皇怎么可能不同意……”

陆瑶点点头:“正是如此,只是这圣旨……”

“自然不能我送,人是户部需要的,自然要户部派人去请,严明舟知道该怎么做。”

这主意虽是父皇的主意,可这圣旨却是他求来的,严明舟若是聪明就该好好记下他这份人情。

若不把方通经营好了,国库充盈了,不用父皇,他这个太子殿下就不会放过他,才不管他是谁的人。

……

皇上才刚用过了晚膳,户部尚书就进宫了。

严明舟是来谢恩的,太子殿下已经派人把圣旨送去了户部,有了陈安,户部便犹如神助了。

“臣多谢皇上体恤,臣定不辜负厚望!”严明舟表态道。

“起来吧,朕把路给你铺好了,怎么走你自己把握,朕把方通交给你,你一定要给朕做出点成绩,我大齐偌大一个户部,那么多官员总不能不如一个方家。”

“是,臣定不辱命!”严明舟道。

皇上点了点头又对常贵道:“去,把太子殿下今日送进宫的寒瓜让严尚书尝尝!”

“是!”常贵赶紧让人切了送上来。

皇上赏赐的别说是寒瓜,就是寒冰也得吃了。

皇上也拿了一块,咬了口点点头:“这寒瓜确实不错,派人给太子传话,让他明日多送几个进宫。”

常贵一愣,忙道:“是,老奴这就传旨!”

皇上都夸这寒瓜甜,严尚书也不傻:“太子殿下仁孝,是皇上之福,大齐之幸!”

第519章 自有妙计

严尚书出了华清殿才敢用袖子擦了把头上的汗,连气都不敢舒舒坦坦的吐完了。

皇上刚才是在警告他,他的命如今握在太子殿下手中,差事干不好,他那脑袋就像那寒瓜一般下场。

他这尚书之位也是临危受命,刚进京就被皇上塞了这么个烂摊子,哪有在钱塘做太守逍遥自在。

可他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抗旨不尊。

户部被那个前任徐尚书弄的一塌糊涂,乌烟瘴气,一群官员除了勾心斗角,也没个干实事的。

那个韩大人又是个看不透的,看似极好说话,但处处在给他打太极,他在户部是举步维艰。

如今这么个艰巨任务压在头上,他是提着脑袋干活,寝食难安。

严明舟一路走一路擦汗,出了宫门,没有回府,又朝太子府去了。

到了太子府碰了个钉子,太子没空,让他改日再来。

严明舟一身官服被汗浸湿了,望着关闭的王府大门,提着的那口气怎么也松不下来。

看来太子殿下对他意见不小,毕竟这是户部弄出的烂摊子,最后却是太子出面解决。

方通是太子妃外祖的产业,捐给了朝廷,可户部那群人太短见,把方家给得罪了。

若不是太子妃的面子,陈安也请不回来。

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把陈安给逼走了,明日他亲自备了厚礼去请。

严明舟去拜见太子被拒绝的事很快传到皇上耳中。

皇上撂下折子:“他这是在给太子妃出气呢,死小子,一点也不知道笼络人心!”

皇上这语气不知是开心更多些还是生气更多些。

户部是管钱粮的,整个朝廷的大管家,他这个太子之位还没坐稳呢就敢给户部尚书脸色看。

就这任性妄为的臭脾气是一点都不知道收敛。

常贵嘿嘿的笑着,把晾的温度正好的茶送到皇上手边:“太子殿下这脾气和皇上年轻时一模一样,倔的很!”

“像吗,朕怎么觉得他这倔脾气倒更像先皇后!”皇上像是陷入了深思。

先皇后看着温顺,骨子里却是最倔的,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