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385节(2 / 2)

加入书签

貌美的小丫头。

皇上这么想着,心里有点小期待。

楚王府

赵恒用完早膳,正在书房里处理书信,忽然打了个喷嚏,顿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感觉被算计了。

赵恒这两日一直待在王府里没出过门,他想等陆瑶身子稍微好些便带她去西北。

西北战乱,他担心外祖,把陆瑶留在京中他也不放心,倒不如带着她一起。

算着时间,陆玉庭这几日应该也已经快从铜川回来。

第二日早朝,各衙门汇报完事情后,阁老站出来道:“皇上,近日内乱,皆因我大齐无嗣子而起,臣认为五皇子楚王殿下可堪大任!”

魏阁老言简意赅,没有多余辞藻,但态度相当明确。

这大臣们都是成了精的,阁老这话一出,谁还不明白什么意思?

皇上昨日可是留下阁老到御书房叙话,阁老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授意,这才提的。

魏阁老话一落,冯尚书不紧不慢的站了出来:“臣附议!”

冯尚书和魏家是姻亲,两家关系一向好,魏阁老的提议,冯尚书自没有不支持的。

孙天得眼珠一转,楚王是他大理寺的人,大理寺的人怎么能不支持呢,立刻站出来道:“臣认为阁老所言甚是!”

宋轶心里暗骂,这都是什么人,得脸的事他跑的比谁都快,连声招呼都不打,生怕他抢了功似的。

臭不要脸!

这样一想,宋轶立刻站出列,高声道:“臣附议!”

这个时候声音一定要大,态度一定要诚恳。

孙天得突然感觉凉飕飕的,一偏头,正对上宋轶幽怨的目光。

孙天得打了个冷颤,他这又抽什么风呢。

宋轶看到孙天得看过来,哼了一声,别过脸去,什么人这是,绝交。

剩下的大臣纷纷出列,连以前一直支持景王的韩大人等人都支持楚王为太子。

他们又不傻,景王这次肯定是完蛋了,他们可没有当爹的皇上,这么好的重新站队机会肯定得把握住,不然一不小心那可是全家都得上断头台。

历朝历代立太子,那都是各方势力恨不得打破对方的头,弄死对方,可这次立朝堂一派和谐。

楚王殿下得到了全部大臣的支持,皇上欣慰点头,不错,不错,都很上道嘛。

他还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没想到这么容易。

不过,老五这孩子在朝中倒是挺有威信。

皇上顿时发话道:“既如此,那就立楚王为太子!”

众臣下跪道:“皇上英明!”

这立太子的决定快的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以往立太子那可是一场拉锯战,没个三两年吵嚷的,根本定不下来,如今这速度快的,跟儿戏似的。

大臣们下了朝,都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大齐太子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有的机灵点的,得赶紧去楚王府道喜啊,楚王这几日没有上朝,肯定还不知道这消息。

孙公公这次可算领了个美差,一蹦三尺高的从师傅那里接了圣旨去楚王府传旨了。

第512章 新年快乐

皇上下了旨意后,整个人都松快不少,有种把包袱抖给别人的感觉。

想着老五以后帮他看个奏折,监个国什么的,皇上就觉得人生圆满不少。

想当年,他和先太子就是每日在御书房里一起批阅奏章,讨论国事,那是多好的日子啊。

如今,这样的好日子又可以回来了。

皇上拿起一本奏折,然后又放下了,心情好的想到外面走走,可太阳高照,走一圈搞不好要中暑。

皇上打消了现在出去的念头,看了眼旁边的常贵:“老五现在已经接到旨意了吧?”

常贵立刻道:“算算脚程,差不多该到了。”

皇上点点头:“这傻孩子肯定高兴坏了!”

常贵笑着附和,心里却有种说不上的感觉。楚王殿下一向总能给大家惊喜的,这事还真说不准。

“以后当了太子,必然是不能和从前一般胡闹了,得找个老师好好教教他!”皇上嘴里念叨着,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老五不在他身边长大,定国公必然是纵着他,读书不肯用心,性子养的野了些,不过还好,老五年纪不大,还能教。

常贵马上附和:“还是皇上想的周到!”

“这些个孩子没有一个让朕省心的,对了,传工部侍郎进宫,东宫要重新修缮了。”立太子的决定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太过匆忙,好多事情要准备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