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257节(2 / 2)

加入书签

她内疚。

赵恒没有告诉顾昭华顾三小姐小产的事,告诉他,他只会更难过。

第二日的早朝,朝堂上吵的更凶了。

文官的嘴皮子溜,吵起架来凶的很。

“皇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顾郡王当众杀人,这是对大齐律法的藐视,更该从严处罚!”

“当众杀人?”赵恒冷嗤:“你们哪知眼睛看到顾郡王当众杀人了?”

“楚王殿下不能因为和郡王交好就偏私,顾郡王不止一次打徐公子,前段时间打断的肋骨可还没长好呢,这都是众人皆知之事,楚王还是莫要一味偏袒。”

……

陆伯山看着直皱眉,这些人也太不知收敛,已经得势,就该见好就收,交给皇上决断。

可他们却是越发放肆,非要逼着皇上将那顾郡王斩首。

今日他们能逼着皇上斩了外甥,明日说不定就能逼着皇上斩了儿子。

这也是奇怪了,先是周太傅病了,接着又是魏阁老,冯尚书,像是会传染似的,崔侯爷听说也染上风寒,也没来上朝……

这朝堂上少了几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反倒一个个都蹦跶起来了。

陆伯山凝神屏气,心里默念着不关他的事,不关他的事,可惜,老天没听到,被皇上点名了。

第334章 嫡庶尊卑

陆伯山自从重新接手陆家军,皇上虽未恢复其侯爵。

但手握五万京郊兵马的陆大人,可不是谁都敢小看的。

更何况,陆大人还是楚王殿下的未来岳父。

今日这朝堂上,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说句话。

所以,皇上开口点了陆伯山后,乌糟糟的朝堂一下变得安静了。

陆伯山不得不从队列里出来,低着头,慢悠悠的,无精打采。

“皇上让臣说,那臣就说说臣的看法!”陆伯山是儒将,这些咬文嚼字的沟通方式他懒得用是懒得用,但不代表不会。

他这话摆明了告诉大家,我是被逼的,这事和我没关系,我就随便说说,仅代表个人看法。

“臣认为此案疑点甚多,眼睛没有看到的事不一定就没发生过,而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打官腔嘛,谁不会似的。

陆伯山说完,老神在在的站在那儿,并没有回队伍里去。

不着急,徐家那些人肯定会喷他。

徐尚书心里暗骂,这老不死的,什么眼睛看到没看到,还不是替顾家那个小王八蛋说话。

谁不知道他那个好女婿和那个小王八蛋好到穿一条裤子。

陆伯山所料不差,果然,很快就有人出声道:“陆大人此话未免有失偏颇,如果这么多证据都叫证据不足,那什么还能被称为证据,顾郡王青天白日,入室杀人,和强盗土匪有何区别?此事若不严惩,那以后我大齐律法还有何威严,如何约束百姓?”

陆伯山倒是不着急:“韩大人如此激动作甚,这朝堂之上本就是各抒己见,皇上让臣说,臣便说说,再说,臣说了又不算!”

陆伯山此言等于直接告诉他,你有本事怼皇上啊,欺负我官小人老实吗?

韩大人:……

韩大人被噎住,不过反应的不算慢:“韩某也只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陆大人勿要记恨!”

“韩大人多虑,在下不是苦主,不过是以旁观者角度说说自己想法,有什么好记恨的,再说,你我如何说都不算,公道自在人心。”陆伯山气定神闲。

别人家死了儿子关他什么事,一个个吃饱撑的,被人当棋子,还乐得跟个傻子似的。

徐尚书一听这轻飘飘的语气,有些坐不住了,说实话,他看陆伯山不顺眼很久了。

若不是之前景王从中斡旋,他早参他了。

“陆大人这话什么意思,小儿惨死,我这个做父亲的难道不能替他讨回一个公道!”

“你能,所以你看,整个朝堂都在因为你儿子的死操心,这还不够?”这几日上朝屁事没有,就是他儿子的死。

他明日还是生病告假,快被吵死了。

“陆大人这话未免太过冷血,就算陆大人不能感同身受,也不该说这样的风凉话!”说这话的正是工部尚书邢大人,也是景王的人。

陆伯山火了,蹬鼻子上脸了是吧:“怎么感同身受,陆某直言问一句,这徐家小公子到底对我大齐有何贡献,又立过什么功劳,因为他的死诸位大臣在朝堂上吵了几天,说句不好听的,难不成就因为徐尚书死了个心爱的小儿子,大家都要跟着披麻戴孝不成?”

“陆大人还是积些口德,陆大人也是为人父母的,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积口德?自己死了儿子就恨不得弄死别人家儿子这叫积德?”

陆伯山说完噗通一跪,态度十分硬核:“皇上,若明日这朝堂还是一群大臣什么事不干商量着如何弄死别人家儿子,请许臣告假一日,臣心善,实在听不得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