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247节(1 / 3)

加入书签

徐夫人一进来就哭天抹泪,趴在儿子的尸体边上哭个不停:“幺儿,你死的太冤了……”

徐尚书是接到消息赵恒过来了,才立马赶过来的,赵恒的厉害他不是没有领教过,连贵妃娘娘都栽他手里了。

“楚王殿下光临寒舍老臣有失远迎!”徐尚书还算客气。

虽然死了儿子,十分悲伤,但他还是一家之主,不能像徐夫人那般哭。

“徐大人太客气了,害的大人专程从徐府跑一趟别院,本王过意不去啊!”赵恒难得的对徐尚书客气的很。

徐尚书:……

过意不去他倒是没发现,不怀好意他倒是看的很清楚。

“不知楚王殿下驾临是有何事?”

“自然是早日替徐大人查清真相,以缅怀大人丧子之痛!”

“哦,可臣怎么这一路听府里的下人说,楚王殿下推翻了徐府呈上的证据,怎么倒像是给顾郡王开罪呢?”徐尚书混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是善茬。

“此案尚有疑点,未有定论,又何来开罪一说,难道徐尚书给他定了罪不成?”赵恒不疾不徐,带笑缓缓说道,只是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徐尚书被噎住,气的手都是抖的:“小儿死于顾郡王之手,除了家里小厮作证,还有那把他向来不离身的匕首,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够,当然够,这些足够判他死罪!”赵恒话虽如此说,可脸上表情却没有丝毫认同。

这么快认罪?想什么呢!

果然,还有下文。

“在徐尚书眼中顾郡王是弱智吗?带一把人人都认得的匕首过来刺杀你儿子?完了还不把匕首带走,继续插在你儿子胸口好等着人发现?难不成是为了炫耀他的匕首很好用,很值钱?”

若不是不合时宜,宋轶很想为赵恒这句话拍手叫好。

眼前的少年明明是容貌如画,君子之气,说出的话却是锱铢必较,针针见血。

可他此刻淡然如云的神态,却让人有种他是在和徐尚书讨论诗词歌赋的风雅事。

可当说到最后一句,眸底瞬间闪过的阴翳和嘲讽才完全符合了他说出的话语和一贯以来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

楚王到底还是楚王,楚王也不愧是楚王。

宋轶心中赞许,面上仍是一副,你们该闹闹,该吵吵,反正这案子迟早是要呈给皇上过目的。

徐尚书虽然领教过赵恒的厉害,但还是被他气的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徐夫人的哭声更响了:“幺儿呀,若你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我们早点惩处凶手,万万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徐夫人这话倒不像是说给自己儿子,分明是说给赵恒听的。

徐大人缓过气来,指着赵恒道:“楚王殿下未免欺人太甚!”

赵恒闻言却并未显怒:“欺人太甚?敢问徐大人,本王欺了谁?又如何太甚?徐大人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本王还真就欺负人了!”

徐尚书怒气道:“杀人凶手明明就是顾昭华,楚王殿下却一直包庇,甚至不惜威胁臣府里的下人,这还不是欺负人吗?”

“顺天府尚未结案,徐大人口口声声就说顾郡王乃凶手,本王看你倒是想借儿子之死泄私愤,难道徐大人根本不想找出真凶才让府中下人做伪证,阻碍宋大人查案,徐大人可知污蔑皇亲国戚又是什么罪!”

赵恒眼皮斜睨着徐尚书,满是冷意。

说完,看向一旁负责记录的书吏道:“把那些笔录呈给徐大人看,他自己的下人还是让他自己归束吧!”赵恒说完迈步出了房间。

徐尚书看着扬长而去的赵恒,心里更加怨怼,看向宋轶道:“宋大人,老夫是信任你才把案子交给你顺天府,宋大人可要还老夫一个公道!”

宋轶心里腹诽,把这么个烂摊子扔给他,还说什么信任,他可真是谢谢他。

“徐大人丧子之痛本官很是同情,只是,徐大人纵容府中下人做伪证,着实给本官添了不少麻烦,为能早日破案,徐大人还是在府中静待佳音吧!”

宋轶言外之意明显在警告徐尚书,顾郡王的身份摆在这儿呢,就算是凶手,他这样折腾,闹到了皇上那儿,面子也不好看。

但若顾昭华不是凶手,他这做伪证诬告的罪名可是实实在在的。

第320章 尸横遍野

赵恒出了徐家别院,深吸一口气,昭华这个案子,那把匕首是关键。

昭华说他很确定从徐家别院出来的时候那匕首还在。

顾家防卫外松内紧,幕后之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顾家眼皮子底下把匕首偷走。

所以,昭华的匕首一定是在从徐府回去的路上丢的,确切的说是被偷。

昭华虽然大大咧咧,但从小被顾将军练到大,功夫底子是有的,一般的人想偷走他的东西并不容易,除非对方功夫极高。

京城之中藏龙卧虎,想找出这么个人不是不可能,但太耗费时间,昭华没有时间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