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241节(2 / 2)

加入书签

妃娘娘……

陆瑶上一世和这位先太子妃没什么交集,不过,大概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人美心善。

上一世小皇孙是在今年腊月里殁的,没多久便听说太子妃娘娘也殁了。

因为赵恒的关系,这一世陆瑶倒是关注了些太子妃的消息。

听说她整日青灯古卷,吃斋念佛,十分虔诚。

这次到寺里应该应该也是为先太子祈福。

记得上一世她碰到赵恒那次,太子妃也是住她隔壁,那次还是先太子薨逝没多久。

现在想来,上一世赵恒一定要立她为后,又那么宠她,只怕是因她那日关心小皇孙和太子妃的举动。

陆瑶猜的没错,刚才从院里离开的正是先太子妃。

今日她之所以来山上,是因为,十年前的今日是她和先太子的成婚之日。

如今,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个日子了。

她悄悄在寺里给太子立了往生牌位,并不敢让人知道。

她只想祈求上苍,若真的有来生,让他托生在平凡人家,娶妻生子,平平凡凡的度过一生便好。

哪怕他们不能再续前缘,她也希望他好好的,长命百岁。

摘下斗篷的女子十分的柔美,只是脸色过于苍白和瘦弱,一双眼中浸满了泪水,很快打湿了胸前的衣衫。

“娘娘,你要保重身体……”玉嬷嬷劝道。

本来今日是上不了山的,听说有人清扫了上山的路,娘娘便不顾阻拦的来了。

不过,只能待一日,明日一早便要赶下山。

小皇孙还在宫里,娘娘不放心,本来想一同带着,可这几日冷的出奇,娘娘怕小皇孙受寒,便留在了宫里。

“若不是煦儿,臣妾早该跟随殿下一起去了,殿下有没有怨臣妾无能……”太子妃跪在蒲团上泣不成声。

第312章 因果不空

太子妃乃姜氏女,姜家也曾是出名的儒学大拿,只是,从姜瑜的祖父一代开始,姜家子弟在朝堂上便表现平平。

如今,官职最高的是姜瑜的父亲,太常寺少卿,也是个闲职。

至今大家仍好奇,姜瑜是如何从众多世家女中脱颖而出成为太子妃的。

姜瑜成为太子妃后,姜家在朝中地位并无太大提高,姜家人也十分低调,并未因家中出了位未来皇后而觉高人一等。

也是因此,姜家虽家世平平,但家风却是极好。

姜瑜的兄长和弟弟,一个在刑部,一个在吏部,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并不瞩目。

太子薨逝后,关于姜瑜的流言倒是不少,大多是她福薄,克夫之类,她也不曾理会。。

太子薨逝后不久,太子妃便带着小皇孙搬出东宫,偏居皇宫一隅,皇上对他们母子也甚少过问,时间久了,仿佛真的被遗忘了一般。

不过,近几个月,小皇孙似乎被皇上记起,姜瑜这个先太子妃也渐渐被记起。

之前,宫人倒也不敢怠慢,只是,如今更加殷勤了。

姜瑜在宫里也是日日抄经书为太子祈福,如今,在蒲团上一跪又是一夜。

虽然这也是常有的事,但这寺里到底不比宫里,没有炭火,又比山下温度低,姜瑜起身的时候险些晕倒。

玉嬷嬷赶紧伸手去扶:“娘娘,不如休息会儿,用过午膳再下山!”

姜瑜摇摇头:“如今咱们什么情况嬷嬷不是不清楚,还是不要徒惹事非了。”

能在这里待一夜,她已经很满足了。

“娘娘不必太过谨慎,如今楚王殿下已回京,他必会护着娘娘和小殿下的!”玉嬷嬷虽然是太子的奶娘,但也是皇后娘娘的人,楚王小时,她也是照顾过的。

而且,这次楚王殿下回京,就是为了保护小殿下的。

殿下回京后,派了人护卫小殿下安全。

其实玉嬷嬷知道,皇上这两年不见小皇孙,是还没有从太子薨逝的悲伤中走出来,小殿下又肖似太子,皇上见了便要伤心一番。

姜瑜摇了摇头:“本宫倒是有些后悔,写那封信,把他卷入这事非里。”

她虽不问世事,但最近发生的事她也是听说了的。

别的不提,就贵妃娘娘一事,就将那景王得罪个彻底,以后在朝中只怕更难了。

“娘娘不必多虑,楚王和小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佛祖会保佑他们的!”玉嬷嬷劝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