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180节(1 / 2)

加入书签

正想着,外面小太监传:“皇上,景王殿下从山东回来了,正在外面等召见!”

“老四也回来了?”皇上先是惊喜,接着脸上表情又僵了。

老四不会是听说了赐婚的事回来给他闹的吧?

你说这俩死孩子,怎么就喜欢上一个姑娘了呢?

这事给闹的。

让他怎么弄好?

皇上砸吧了下嘴:“传吧!”

景王瘦了许多,也黑了,比起往昔的儒雅更添了几分英气。

景王掀袍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赵穆先给皇上汇报了山东的情况,皇上十分满意。

没想到老四这次赈灾还解决了黄河河道这个积患。

赵穆给皇上的惊喜可不止这个,他从一个布兜里拿出一个长相有些奇怪的东西。

“父皇请看这个!”

“这是什么?”皇上还从来没见过。

“皇上,它叫番薯,是儿臣从一个海外船队那里听说的,此物是一种番邦农作物,亩产非常高,吃法有很多种!”

“儿臣此番在山东已经实验成功,证明它是适合大齐的土壤气候,才两个月已经长势喜人,若来年大规模播种,就能解决我大齐的粮食问题!”赵穆眉飞色舞。

皇上听赵穆说完,登时大喜:“真有如此神奇?”

“儿臣不敢欺瞒!”赵穆目前已经知道几种番薯的烹饪方法。

后来,他又命人去搜集番薯的吃法,如今已经有十多种。

这番薯还可以磨成粉,和南方米粉的吃法差不多。

“好,好,好!”皇上连说了几个好字,龙心大悦。

常贵也松了口气,可算是有个好消息了。

第233章 皇上赏赐

“父皇,儿臣还有事要禀!”赵穆忽然跪下。

实在是赵恒前日那一跪让皇上有阴影了。

赵穆一跪,皇上就抚了下额,有点上头。

常贵有些担忧,这景王不会也凑热闹吧?

但显然,被误会了,景王把想出治水之法和江源遇刺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上。

“父皇,江源极少出门,从不与人结怨,能动用这么多训练有素的刺客,且在这个关头,儿臣不得不怀疑崔家!”

“之前儿子在赈灾中就遇到几次崔家派去的人捣乱,儿臣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赈灾事多,无暇顾及,却不想他们却是变本加厉!”

景王性子温和,不管是在朝堂亦或私下,从不言崔家是非,甚至多有褒奖。

可是此次一反常态,看来崔家这次是过分了。

崔家才是他的心腹大患,以前有陆家克制,如今陆家出事,崔家行事竟越发嚣张。

可从南下查税银案开始,陆家一步步走到今天,竟是连他都有些无法控制局面。

他明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动陆家的时候,可事情到了那一步,为了捍卫皇权,他对陆家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这件事朕会为你做主,只是赈灾为重,此事不宜闹大,朕心中有数!”皇上沉吟片刻道。

“儿臣多谢父皇做主!”赵穆拜谢。

其实,他在说之前就猜到结果会如此。

江源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而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无切实证据。

就算有,对崔家也不会伤筋动骨。

可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让父皇更厌恶崔家,连代对睿王也会忌惮。

睿王这次赶回赵恒,在蜀地安排自己的人上位,已经在往父皇眼中揉沙子了。

谈完了公事,自然该谈谈私事了。

景王确实收到消息,知道父皇有意把周太傅的孙女许给他做王妃。

他很清楚,周太傅的孙女会给他带来很多好处,可以牵制睿王的势力。

但他想娶的只有陆瑶。

父皇一直忌惮陆家,但陆家如今已经交了军权,舅舅如今也只是四品都尉,再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父皇,儿臣……”

赵穆才开了头,就被皇上打断:“老四,去看看贵妃吧,她这次病的着实不轻!”

赵穆要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只得抱手道:“是,儿臣本就打算禀报完山东事之后去看母妃的!”

算了,父皇看起来似是有些疲惫,改日再提吧。

贵妃也知道景王从山东回来的事,这孩子,要回京居然不提前告诉她这个母妃。

自从上次母妃算计陆瑶后,景王便很少来紫兰殿。

这件事对他和瑶儿之间伤害极大,瑶儿如今连见他也是不愿。

他知道母妃为他好,但他不喜他的人生被人操控。

“殿下,娘娘等你半天了!”方姑姑道。

赵穆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并没有那种久不见母亲的兴奋。

“儿臣参见母妃!”

“怎么瘦了这么多,你去山东这段时日母妃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