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87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两天被顾郡王黏怕了,还有那匹狼,那阴森可怖的眼神,想起来他就打冷颤。

俩人总算了是告了假,年轻人嘛,别太拼,多注意休息才是!

刘铭其的尸体,仵作查了好几波了,甚至宋轶私下动用了江湖势力,仍查不出毛病。

七月过去大半,京城这气温丝毫不降,这尸体不得不下葬了。

什么大理寺,什么顺天府,这脸丢的,宋大人和孙大人一开始还互看不顺眼,如今,恨不得抱在一起哭死算了。

刘铭其下葬这天,曾江跑的气喘嘘嘘赶到:“大人,有线索了!”

孙大人眼睛一亮:“什么线索?”

“臣查阅了大理寺所有卷宗,天丰二十七年,大理寺曾有一桩案子,死者和刘大人死状相似,甚至描述的现场气味也相差无几。当时经手此案的乃是当时大理寺卿上官大人。”曾江道。

当时的死者正是定国公世子,已故先皇后的长兄。

定国公世子遇害,朝野震惊,当时,当今的圣上那时虽还没有被立为太子,但离太子也不过一步之遥。

上官大人破不了案,压力和愧疚之下辞去大理寺卿一职,而后告老还乡。

曾江这么一说,宋轶确实有了印象,他当时是恩荫进的大理寺,只是一名小官,对此案详情倒是并不了解。

“下官已经派人前往山东接上官大人进京,所以,斗胆恳请延迟下葬刘铭其!”

宋大人摸着胡子点头答应,这曾江确实不错,怎么当初没到他顺天府去,这姓孙的运气倒是真不错。

孙大人自然没有不同意,好不容易找到线索,自然不能放过。

当即便和宋大人一同进宫,向皇上回禀。

皇上没想到此案竟牵扯到二十多年前的旧案,如果继续追查下去,岂不能查到当年的凶手。

这个案子本就是疑案之一,当时父皇也是大怒,当时先皇后正怀着先太子,听闻大哥死讯,差点小产。

因为此事,他一直对先皇后很是内疚,若是能查到当年凶手,他也对先皇后有个交代。

当年最有嫌疑的便是和他竞争最激烈便是三皇子,可是一直没有找出证据。

如今当年参与夺嫡的兄弟早已死去多年,兄弟几个也就剩下他和九王。

第128章 泰安之行

皇帝听完二位大人的汇报,一言不发,眉头却是越皱越紧,脸色也凝重的吓人。

过了快一盏茶皇上才开口,态度似又和缓了许多:“二位爱卿辛苦,这个线索很重要,就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

“是!”两位大臣禀报完之后就退下了。

当时的大理寺卿他还有些印象,这个上官大人来自山东士族之首的上官家族。

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大理寺卿也是大齐第一人,当时他确实给大理寺施加了不少压力。

而上官大人和傅沛私交也不错,查不出好友死因,心里也多有内疚,这才上折辞去了大理寺卿一职,这个案子堪称当年最大的悬案。

后来他继位,一则是因为傅沛的事耿耿于怀,再则是上官家族觉得有委屈,也不愿入仕。

这么多年上官家族一直竟再无人入仕,可来自山东的官员却大多出自上官家族的泰山书院。

这个上官家族……

头疼。

而赵恒和顾昭华此时正在山东泰安的茶馆里喝茶呢。

“五哥,你说我们又偷偷溜出京,舅舅不会又把高大人派来捉我们吧?”顾昭华悄声道。

“怎么,堂堂王爷连出京走走都不能,那这王爷不做也罢!”赵恒一脸散漫道。

“五哥,你可别骗我,什么走走,你是为了那个上官大人来的吧?”顾昭华磕着瓜子,吊儿郎当。

“你这脑袋瓜能用了,难得!”赵恒弯唇笑。

“你说你之前为了陆小姐管平宁侯的事,如今这平宁侯已经脱罪,你这又是为什么?”顾昭华有些不解。

“刘铭其的死状和我舅舅当初一模一样!”赵恒喝了口茶道。

舅舅之死就像是抽走了傅家的脊梁,虽有外祖撑着,但也如同日暮西山。

“什么?你说这可能是当年的人做的?”

“已经过去几十年,并不确定,但当年的案子上官大人最清楚。”所以他才来了泰安。

“五哥放心,你舅舅就是我舅舅,我们一定把凶手找出来,那等下我们去哪?”

泰山书院虽以泰山命名,但其实是上官家族学。

泰山书院极其出名,从山东出来的官员十有八九曾求学泰山书院,甚至邻省也有人在泰山书院就读。

可上官一族却因当年之事再无一人为官。

“泰山书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