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重回和家暴渣男领证前一天 第64(2 / 2)

加入书签

,深怕他背上的小子犯浑,到时候不仅讨不到老婆,腿也没救了,那他这辈子还怎么活?这桩因为田静而引起的闹剧,也随着顾睿淮的离场变得清晰起来。王福有些倦意,抽出腰间的旱烟,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才挥手道:“把人带走吧,连夜就送过去,省的再出啥事。”几个民兵看向雷大锤,看他点了头,才领着田静离开。田大有也一脸晦气地拖着田甜往回走,家里出了这么个丧门星,想不倒霉都难,拿被褥就算了,还得给她拿粮?当初她生下来他咋没给她扔到粪坑里呢?田静知道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倒是没再发疯。她冷冷地看着顾月淮,错身而过时,透着阴鸷的声音传入顾月淮耳中。“顾月淮,你给我等着!”一排排桌子被撤走,横条也被收了起来,热闹结束了。田静去劳教,已然尘埃落定。凑热闹的社员们有的搬着小札子回去了,有的则拿着工分本直接去记工分了,一时间各人忙各人的,倒是没人再提这事。顾至凤脸色看不出喜怒,抱着晏少棠也去记工分了。顾析淮看了他一眼,走到顾月淮身边道:“行了,别想了,记工分去。”他今天又对这个妹妹刮目相看了,字字句句都如绝杀,把田静和他那愚笨的二哥给治的服服帖帖,这口才是真不错,要是好好培养,往后说不定还能当个外交官哩。这么想着,顾析淮先笑了。他们这样的泥腿子,如今连念书的机会都没了,又哪有那样的渠道?一家子记上工分,就回了家,也没去六叔那看顾睿淮。回了家,天已经很暗了,顾月淮点了煤油灯,开始做晚饭。家里东西少,就简单做了点粥,炒了一盆子鸡蛋,香气扑鼻的葱花炒蛋让晏少棠眨了眨眼,她坐在炕沿,乖乖等待着投喂,眼睛比起前几天更灵动了些。顾月淮想了想,拿了个小碗给她盛了鸡蛋,又递给她一个勺子。晏少棠起初一脸茫然,在顾月淮演示后,沉默了许久,才慢慢伸出小手接过勺子,笨拙的在碗里挖着鸡蛋,好不容易塞进嘴里,眼睛都跟着亮了起来。“少棠真棒!”顾月淮眼中难掩笑意,颇有些如释重负。如她所想的一样,她天天给晏少棠喂空间井水,竟然真的改善了她的痴傻!只要日复一日的用空间井水治愈,说不定晏少棠还真有完全恢复的一天,到那时,他应该也会很高兴吧? 晏少离,站起来!首都,京城。赫赫京都千百年,钟灵毓秀萃龙渊。七十年代的京城,交织着一条条的胡同,矗立着一座座的四合院,清晨的国营饭店门口挂着告示牌,不变的豆腐脑,油条,豆汁儿。当然,这只是普通人眼中的京城。在这里,还有个神秘的地儿,老百姓称这里为——“新京城”,也叫大院。大院在玉泉路,路上林立着许多木头岗楼,每个岗楼上都站着扛着枪的哨兵。走得近了,就能看到一栋栋大院,大院门口,荷枪实弹的哨兵目不斜视,腰杆儿挺得笔直,叫人看着就心生敬畏,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些大院各个占地极广,里头住着的,都不是一般人。此时,最深处一栋大院中十分热闹,十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正叽叽喳喳与在收拾行囊的青年说话,言语间颇有几分以其为主的架势。这些年轻人,生来就住着统一分配的大院,各个身上穿着军大衣,脚上穿着“三接头”的靴子,男男女女,脸上都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一看就不需要为生活吃苦。“五哥,真要走?你要真想历练,何必要跑那么远呢?多遭罪呀!”“就是,我都听说了,外头的乡下人野蛮的很,听说媳妇孩子都是拐卖去的,啧,想想都觉得瘆得慌,五哥,别去了。”“五哥,你家就你一个独生子,压根不需要跑那么远去插队,吃苦不说,到时候想回来都是个麻烦事儿,一旦决定可没办法后悔了,你说,留在咱大院有啥不好的?”“……”众人一口一个五哥地喊着收拾东西的青年,听话里的意思,他即将下乡插队了。青年不回应,便有人不高兴地喊了声:“五哥!”闻言,他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极清隽的脸,浅褐色的双眸十分温和,秀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书香门第的高雅之气。青年身量高瘦挺拔,如青松白杨,在一众人群中显得独树一帜。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道:“喊那么大声作甚?我耳朵又没聋。”人群中,有人叹了口气,高声道:“那你说,我们都这么劝你了,能不能留下?你这一去,咱们怕是许多年都见不上面了。”青年温和一笑:“我一定要去的,少虞还得顾着两个弟妹,他一个人去肯定招呼不来,我得帮他,你们就不要再说了,总归还有一个月,我又不是现在就走。”一听到“少虞”两个字,人群倏然一静,静的诡异,给人一种暴风过境的压抑感。沉默了一阵,有人嗫嚅着道:“今安,事到如今,你还对他掏心掏肺有什么意义?咱们都已经不再是一路人了,他家犯了事儿,咱们应该少沾染为妙,省的被拖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